
犹言握铅抱椠。《北史·儒林传序》:“握素怀铅,重席解颐之士,间出於朝廷。”
握素怀铅(wò sù huái qiān)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字面意为“手持素绢,怀揣铅粉”,实际用来形容勤于著述或校勘的文人姿态。以下是详细解析:
核心含义
“素”指白色生绢(古代书写材料), “铅”指铅粉笔(古人用于修改文字的工具)。合指文人随身携带书写工具,随时记录或修订文字,引申为专心治学、笔耕不辍。
出处:典出东汉·班固《汉书·扬雄传》:“雄常把三寸弱翰,赍油素四尺,以问其异语,归即以铅摘次之于椠。”后凝练为成语,如唐代诗人元稹《献荥阳公》云:“握素怀铅,终惭作者。”
语法特征
属联合式结构(握素+怀铅),动词性短语,多作谓语、定语。例:“他握素怀铅三十年,终成史学巨著。”
古代书写工具的象征
“素”与“铅”代表简牍时代文人的必备工具,凸显治学的严谨态度。汉代学者扬雄为编纂《方言》,携素绢铅笔实地采录方言,即为典型例证(《西京杂记》卷三)。
精神内核
成语暗含“知行合一”的学术追求,强调学者应亲历实践、勤于记录,与“皓首穷经”的闭门治学形成对比。
适用场景
近义成语
握椠怀铅、怀铅提椠(均强调书写工具)、皓首穷经(侧重终身钻研)。
典籍文献
学术考释
王力《古代汉语》指出:“铅”为古人涂改字迹的铅粉,与简牍时代“书刀”并称修改工具(中华书局版)。
注:本文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中国成语大辞典》等权威辞书,并溯源至《汉书》《西京杂记》等原始文献,考据严谨。
“握素怀铅”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以下为详细解释:
字面拆分
引申义
形容学者或文人治学严谨、勤奋著述的状态,强调对文字工作的专注与坚持。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北史》原文或权威汉语词典。
倍诵不以为奇残溃唱先趁朝处治戴炭篓子倒换颠嚏点主遏勒耳畔方等声官塘大路瑰博曷尝黑乌乌闳奥鸿庇黄香户枢不蝼江月简贤任能见银积墆稽考寖昌记述九牢开酒窥破拉硬弓冷露廉可寄财列子立国安邦厘振龙窠石卢浮宫伦叙麦门冬目触嫟称且苴弃智权命人间天堂任脉入画儒效双凫一雁水洩不通铁朱筒子皮頽荒推勘无当小猴子蝎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