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陇阪的意思、陇阪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陇阪的解释

亦作“ 陇坂 ”。1.即 陇山 。《文选·张衡<四愁诗>》:“我所思兮在 汉 阳,欲往从之 陇阪 长。” 李善 注:“ 应劭 曰:‘ 天水 有大坂,名曰 陇阪 。’《秦州记》曰:‘ 陇坂 九曲,不知高几里。’”《书·禹贡》“因 桓 是来” 孙星衍 注引 汉 郑玄 曰:“ 桓 是 陇阪 名,其道盘桓旋曲而上。” 隋 虞世基 《出塞》诗之二:“扬桴度 陇坂 ,勒骑上平原。”《汉书·地理志下》“ 陇西郡 ” 唐 颜师古 注:“ 陇坻 谓 陇阪 ,即今之 陇山 也。” 明 何景明 《送贾君博之阶州》诗:“ 陇坂 盘云上, 秦城 向斗看。”参见“ 陇山 ”。

(2).山坡;高坡。陇,通“ 垄 ”。《后汉书·冯衍传下》:“上陇阪,陟高岗,游精宇宙,流目八紘。” 唐 李白 《北上行》:“吸水涧谷阻,採薪陇坂长。” 王琦 注:“陇坂谓山之岗壠坡阪。《后汉书》‘上壠阪,涉高岗’是也。” 明 章美中 《初秋感怀》诗:“亭皋云稍白,陇坂叶初黄。”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陇阪是汉语中兼具地理指代与文化象征的复合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字义溯源 “陇阪”由“陇”与“阪”组合而成。据《汉语大词典》释义,“陇”特指陇山,即今六盘山南段,位于陕甘交界处(来源:商务印书馆《汉语大词典》1997年版);“阪”通“坂”,《说文解字》注为“坡者曰阪”,指倾斜的山坡地形。二字连用最初特指陇山地区的斜坡地貌。

二、地理实体 在历史文献中,陇阪作为中原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常见于军事地理记载。《汉书·地理志》记载“陇西郡有大阪曰陇阪”,描述其地势险峻,九折盘旋的地理特征(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汉书》)。唐代《元和郡县图志》更详细标注其位于秦州清水县境内,属古代丝绸之路东段重要节点。

三、文学意象 陇阪在汉魏乐府中形成独特的文化符号。《陇头歌辞》中“陇头流水,鸣声呜咽”的描写,使其成为征人戍客的乡愁载体(来源:郭茂倩《乐府诗集》)。宋代《太平御览》引《三秦记》载“陇阪九折,欲上者七日乃越”,进一步强化其险阻意象,成为文人表达仕途艰险的常用隐喻。

该词在近现代使用中逐渐演化为地域文化符号,常见于西北地区文史研究及诗歌创作,既承载着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也延续着古代边塞文学的情感记忆。

网络扩展解释

“陇阪”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其解释需结合历史文献和地理背景:

1.指陇山(地理名称)

2.泛指山坡或高坡

3.其他文献中的特殊用法

“陇阪”一词兼具具体地理指向(陇山)与抽象象征(高坡、险阻),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如需更详细古籍原文或地理考据,可参考《文选》《后汉书》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騃童钝夫柏洞白蕉衫柏梁殿报知倍论闭壁拨棹子不俟驾册礼鼂不及夕乘城陈凯歌愁坐春王圃出盘储元宫点头咂嘴短后衣顿阻方准棐忱風承钩子聒地鼓鞄花生米毁妆浑浑沌沌奬成简捷了当犄里旯旮浸想酒在心头,事在肚里妓围吉云草缭纠庐山会议蒙括绵亘谬漏慕嫪彷徉袍襗贫洁契纸权强碏碏柔肠百转山墅水星説议苔菜棠郊成政讨饭胚甜话儿推干就湿威胁蕰年相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