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祠禄的意思、祠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祠禄的解释

官名。 宋 制,大臣罢职,令管理道教宫观,以示优礼,无职事,但借名食俸,谓之“祠禄”。 宋 陆游 《秋晚岁登戏作》自注:“时方谋祠禄。”《宋史·职官志十》:“宋制,设祠禄之官,以佚老优贤,先时员数絶少, 熙寧 以后乃增置焉。” 元 王士熙 《送华山隐归西湖故居》诗:“欲向君王乞祠禄,安排杖屨来相从。”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杂论》:“ 宋 有西北二边岁币百万,百官祠禄郊赐之类,今皆无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祠禄是宋代设置的一种特殊官职制度,主要用于优待罢职或退休的官员,具体解释如下:

  1. 基本定义
    祠禄是宋代特有的官名,指让被罢职或年老的大臣管理道教宫观,虽无实际职务,但仍可借官名领取俸禄。这种制度既体现朝廷对官员的礼遇,也为其提供经济保障。

  2. 历史背景与功能

  1. 运作特点
  1. 文学与制度影响
    元代王士熙诗句“欲向君王乞祠禄”及明代王鏊对比宋明制度时提及“今皆无之”,均表明该制度对后世文化记忆的影响。

祠禄是宋代官僚体系中的缓冲机制,兼具政治安抚与经济保障功能,反映了当时宗教与行政的特殊结合。

网络扩展解释二

祠禄 (cí lù)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下面将分别解释它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并提供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请注意,段落标题使用"h"标签,内容使用"p"标签排版。

意思

祠禄(cí lù)是指古代祭祀祖先时所供奉的财物。它代表着传统文化中对祖先的尊重和敬意,也具有祈福和感恩的意义。

拆分部首和笔画

祠(cí)的拆分部首是示+礻,共有8画;禄(lù)的拆分部首是礻+录,共有13画。

来源

祠禄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宗族制度,人们会在祠堂里供奉祖先的牌位和财物,以祈祷祖先的保佑和祝福。随着时间的推移,祠禄逐渐成为了一个代表着家族尊严和家族荣耀的象征。

繁体

祠禄的繁体字写法为「祠祿」。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汉字写法与现代略有差别,具体的写法可能因文献记载的年代和地区而异。但总体上,祠禄在古代汉字写法中的形状与现代相似。

例句

他准备了丰盛的祠禄,然后开始祭祖。

组词

祠堂、祠神、祭祀。

近义词

祭品、供奉物。

反义词

忘恩负义、不孝。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