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爵的意思、辞爵的详细解释
辞爵的解释
(1).谓辞让奉养之酒。《礼记·射义》:“《诗》云:‘发彼有的,以祈尔爵。’祈,求也,求中以辞爵也。酒者,所以养老也,所以养病也,求中以辞爵者,辞养也。” 郑玄 注:“发,犹射也;的,谓所射之识也。言射的必欲中之者,以求不欲6*女爵也。” 孔颖达 疏:“酒既养老,又以养病,今射者非病非老,故求射中以辞让此爵者,辞让见养老也,不敢当其养礼也。” 孙希旦 集解:“君子无所争之意也。”
(2).犹辞官。《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回目:“圣天子求贤问道, 庄徵君 辞爵还乡。”
词语分解
- 辞的解释 辞 (辭) í 告别:告辞。辞诀。辞行。辞世。辞别。 不接受,请求离去:辞职。辞呈。 躲避,推托:不辞辛苦。辞让。辞谢。推辞。 解雇:辞退。 同“词”。 优美的语言:辞藻。修辞。 讲话;告诉:“请辞于军”。 文体的一种:辞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笔画数:; 部首:辛; 笔顺编号:
- 爵的解释 爵 é 古代饮酒的器皿,三足,以不同的形状显示使用者的身份。 君主国家贵族封号(中国古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官爵。爵禄(爵位和俸禄)。爵士。 古同“雀”。 笔画数:; 部首:爫; 笔顺编号: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辞爵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辞爵”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1.辞让奉养之酒
这一含义源自古代礼仪,特指在射礼中通过射箭表现谦让。根据《礼记·射义》记载,射箭时若射中目标(“的”),可辞让本应获得的酒。因酒在古代用于养老、养病,射中者主动辞让,体现“不争”的君子风范。
例如《礼记》提到:“求中以辞爵者,辞养也”,郑玄注解为射中者以谦让表达对养老之礼的尊重。
2.辞去官职
后引申为辞让爵位或官职,常见于古代文献。如《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提到“庄徵君辞爵还乡”,即指辞官归隐。
补充说明
- “爵”的本义:指古代饮酒器皿(三足青铜器),后衍生为贵族封号(如公、侯、伯、子、男)。
- 文化内涵:两种含义均体现儒家“谦逊”“礼让”的思想,前者重礼仪规范,后者重个人品德。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礼记·射义》原文或《儒林外史》相关章节。
网络扩展解释二
辞爵:
辞爵是指放弃或辞去贵族身份和爵位的行为。它由“辞”和“爵”两个字组成。
部首和笔画拆分:
“辞”字的部首是辛,总共有5个笔画;
“爵”字的部首是爪,总共有10个笔画。
来源:
《辞爵》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在古代社会中,拥有爵位是一种特权和荣誉的象征。然而,有时候个人可能因为不满、违规或其他原因选择辞去这种特权和身份。
繁体:
《辞爵》的繁体字是《辭爵》。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爵字和现代写法相似,而辞字则有一些变化。具体的写法请参考古代文献和篆刻作品。
例句:
1) 他因为政治原因辞去了自己的爵位。
2) 爱情使她辞去了贵族身份,选择了平凡的生活。
组词:
请提供更具体的组词要求,以便我为您提供更准确的回答。
近义词:
弃爵、辞去爵位
反义词:
接受爵位、获得爵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