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复的意思、赐复的详细解释
赐复的解释
(1).谓以特恩免除赋税和徭役。《后汉书·光武帝纪下》:“皇考居此日久,陛下识知寺舍,每来輒加厚恩,愿赐復十年。”《南史·梁纪上·武帝》:“戊子,詔 兰陵县 建 修 二陵周回五里内居人赐復终身。”《清史稿·圣祖纪一》:“詔南巡车驾所过,赐復一年。”
(2).敬称人覆信的套语。《艺风堂友朋书札·吴士鉴三六》:“前奉赐復,并承示 康熙 朝传目,拜悉一切。” 金天翮 《致江苏省政府主席王》:“请主席严密调查,宣布事实,以释羣疑,以维民治,并盼赐復,幸甚幸甚。”
词语分解
- 赐的解释 赐 (賜) ì 给,旧时指上级给下级或长辈给小辈:赐予。赐死。赏赐。恩赐。 敬辞:请赐教。希赐函。 赏给的东西,给予的好处:厚赐。受赐良多。 笔画数:; 部首:贝; 笔顺编号:
- 复的解释 复 (①复④復⑤複) ù 回去,返:反复。往复。 回答,回报:复命。复信。复仇。 还原,使如前:复旧。复婚。复职。光复。复辟。 再,重来:复习。复诊。复审。复现。复议。 许多的,不是单一的:重(巒 )
网络扩展解释
“赐复”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其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
特恩免除赋税徭役
指古代帝王或官府以特殊恩典免除百姓的赋税和劳役。例如《后汉书·光武帝纪下》记载:“皇考居此日久……愿赐复十年”,即请求免除十年赋税。
-
敬辞请求回复
用于书信或公函中,表示恭敬地请求对方答复。例如:“如承惠允,即请赐复”(示例)。
二、用法与语境
- 历史语境:多出现在官方文书或政策中,如《清史稿》提到“南巡车驾所过,赐复一年”。
- 书信场景:常见于公函或文人往来信件,表达对收信人的尊重,如“前奉赐復,拜悉一切”(引《艺风堂友朋书札》)。
三、相关辨析
- 与“赐教”区别:
“赐教”侧重请求指教(如“不吝赐教”),“赐复”则强调期待对方回信或表态。
- 现代适用性:
作为敬辞,现代书面语中仍偶见使用,但多用于正式或仿古文体。
四、总结
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
- 若涉及古代政策,指向“免除赋役”;
- 若为书信结尾,则为礼貌性请求回复。
网络扩展解释二
赐复(cì fù)是一个汉字词组,表示回复、答复或回应的意思。下面是有关赐复的一些详细信息:
部首和笔画:
-部首:赐字的部首是赐(cì)部首,表示赐予、给予的意思。
-笔画:赐字一共有12画。
来源:
赐复这个词是从古代汉语演变而来的。赐字意为给予,复字意为回应。两字组合在一起,表示回复对方的所给予或回应对方的意思。
繁体:
赐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賜複」。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赐复的写法有所变化。赐字的古代写法为「恣」,表示放纵、随意的意思。复字的古代写法为「覆」,表示重新做、回复的意思。随着时代的变迁,赐复的写法逐渐演变为现代汉字的形式。
例句:
1. 对于这个问题,请您赐复一下。
2. 我已收到您的来信,请允许我赐复。
组词:
赐礼、赐予、赐顾、赐教
近义词:
答复、回答
反义词:
未复、未回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抱冰菜骨缠磨头赤运错角捯根儿大圆镜智诋娸动字恶虐翻尔房下房植分屯肤辞盖臧皓齿明眸号踊昏放火眼金睛贾仇脚脖子娇软结璘杰士锦壤锦綉九廻贶室酷刻拉舌头雷奔云谲两抵马快棉蚜闹蛾闹性子醲緑濆发瞟眼辟尘破财仆骨彊直穹鞠欺人眼目全天候仁君如虎添翼三戟散嗽水难思治天汉填空亭毓畏恐蓊薉兀首向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