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骸六藏的意思、百骸六藏的详细解释
百骸六藏的解释
指整个躯体内外。《列子·周穆王》:“百骸六藏,悸而不凝,意迷精丧。”
词语分解
- 百骸的解释 指人的各种骨骼或全身。《庄子·齐物论》:“百骸、九窍、六藏,賅而存焉,吾谁与为亲?” 成玄英 疏:“百骸,百骨节也。” 唐 白居易 《何处堪避暑》诗:“从心至百骸,无一不自由。” 清 金农 《横山
- 六藏的解释 六腑。《庄子·齐物论》:“百骸,九窍,六藏,賅而存焉。” 成玄英 疏:“六藏,六腑也,谓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也。”或以心、肝、脾、肺、肾、命门为“六藏”。《难经·三十九难》:“然五藏亦有六藏者,谓肾
网络扩展解释
“百骸六藏”是一个汉语成语,具体解释如下:
一、词义解析
-
字面含义
“百骸”指人体的所有骨骼,“六藏”(读音为liù zàng)即“六脏”,包括心、肝、脾、肺、肾、胆,代指人体内脏器官。合起来表示“整个躯体内外”。
-
引申义
在文学语境中,该词可比喻人心思深沉、难以捉摸,如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中形容人物“白头”的隐忍性格。
二、出处与演变
-
最早文献记载
成语源自《列子·周穆王》:“百骸六藏,悸而不凝,意迷精丧。”此处描述身体与精神的动荡状态。
-
文学化引用
明代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借用此词,赋予其“心思深沉”的比喻义,成为人物性格的刻画手法。
三、用法与示例
- 本义用法:
“他大病初愈,百骸六藏仍感虚弱。”
- 比喻用法:
“此人百骸六藏深不可测,行事从不露声色。”
四、扩展知识
- 读音注意:“藏”在此读zàng(同“脏”),指内脏,而非“隐藏”的cáng。
- 相关成语:类似表达有“城府深沉”“莫测高深”等。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文学用例,可参考《列子》及《警世通言》相关章节。
网络扩展解释二
百骸六藏,这个词的意思是指人体中的百骸(也就是骨骼)和六腑(心、肝、脾、肺、肾、胆)。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百骸指的是人体的各个骨骼,六藏则是指人体内部的重要脏器。百骸六藏一词常用来形容人体的结构和构成。
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两个部分:百(bǎi)和骸(hái),六(liù)和藏(cáng)。其中,百是由白部和一声组成的,骸是由骨部和亥声组成的;六是由八部和六声组成的,藏是由豕部和仓声组成的。
关于来源方面,百骸六藏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古代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素问》中,用于描述人体的构造和脏腑器官。
在繁体字中,百骸六藏的写法与简体字基本相同,只是字形上有些许差异。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百骸六藏的字形可能有所变化,但基本的意思和组成部分并未改变。
以下是一个例句:
身体的健康离不开百骸六藏的协调工作。
一些与百骸六藏相关的词汇有:
- 泻肺:指肺脏的排泄功能
- 症结:指问题的根本所在
- 肝肠寸断:形容内心痛苦、煎熬
一些与百骸六藏相反或相似义的词汇有:
- 白话:指通俗易懂的语言,与百骸六藏没有明显的关联;
- 尸解:指尸体分解的过程,与百骸六藏有些相似的意思。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