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壶飧的意思、壶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壶飧的解释

壶盛的汤饭熟食。《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晋侯 问 原 守於寺人 勃鞮 ,对曰:‘昔 赵衰 以壶飧从径,馁而不食,故使处 原 。’”《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四年》:“至令士大夫故污辱其衣,藏其舆服;朝府大吏,或自挈壶飧以入官寺。” 胡三省 注:“熟食曰飧。”按,《三国志·魏志·和洽传》作“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壶飧(hú sūn)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由“壶”和“飧”二字组成,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以下为具体解析:

  1. 词义分解

    • 壶:指盛装液体或食物的器皿,形制多为长颈圆腹,常见于古代饮食器具。《说文解字》注“壶,昆吾圆器也”,表明其作为容器的功能。
    • 飧:原指晚饭,后引申为简单的饭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杜预注“飧,水浇饭也”,即用热水泡冷饭的简朴食物。
  2. 整体释义

    “壶飧”字面意为“壶中盛装的简单饭食”,常指微薄的食物馈赠。例如《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记载“昔赵衰以壶飧从径”,描述赵衰携带壶装食物随行,体现其节俭与仆从的辛劳。

  3. 文化意涵

    该词多用于历史文献,反映古代社会阶层差异与待客礼仪。据《礼记·檀弓》记载,普通民众以壶飧待客,而贵族则用更丰盛的“壶餐”,可见其象征物质条件的局限。

网络扩展解释

“壶飧”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读音为hú sūn,其核心含义为用壶盛装的汤饭或熟食,常见于历史文献中描述携带食物或施舍救济的场景。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1. 字面构成

    • 壶:指容器,多为圆形、有嘴有把的器皿,用于盛放液体或食物(参考)。
    • 飧:本义为熟食,特指简单的饭食,如泡饭或汤饭。
  2. 综合释义
    结合两字,“壶飧”即装在壶中的简易熟食,多用于行军、旅途或救济他人时随身携带的食物(参考、)。


文献例证

  1.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记载赵衰(春秋时期晋国大臣)携带壶飧追随晋侯,即便饥饿也未食用,体现其忠诚与克己品质(参考、)。

  2. 《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四年》
    描述官员为表清廉,故意穿破旧衣物,甚至自带壶飧赴任,反映当时的社会风气(参考、)。

  3. 《说苑·复恩》
    赵宣孟用壶飧救助濒死的饿人,后得其报答,凸显壶飧作为救济食物的象征意义(参考)。


语境与用法


“壶飧”是典型的古汉语词汇,现代已较少使用,但在历史文本中常体现古代饮食文化、人物品德及社会风貌。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左传》《资治通鉴》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白冠氂缨背旮旯儿贬骨鄙近博羊不直一文襜蔽朝种暮获冲邃怆惶床笫打苞點地點交斗胸笃痾个是工尺谱寒城好事成双褐衾合式红妆素裹黄连画狱犍子驾治捷音疾风迅雷斤斤较量窘慴九道揪揪鞠躬尽力刻露客庐刻心颣衅梁鸿凉快连牛卖妻鬻子曼衍孽竖姘居起居室去时捎关打节神垧石屋时暂书启缩回天志穨废卧疾物变物值限隔小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