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麤事的意思、麤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麤事的解释

亦作“麄事”。粗简的事务。 汉 刘向 《说苑·奉使》:“精事不通,麤事不能者,必劳;大事不得,小事不为者,必贫。” 宋 叶适 《朝奉大夫致仕黄公墓志铭》:“夫除世俗麄事易,断细微精想难。”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麤事是汉语中的复合词,由“麤”(cū)与“事”组成,其核心含义指代粗疏、不精细的事务或行为。根据《汉语大词典》的释义,“麤”通“粗”,本义指未经加工的糙米,引申为粗糙、粗劣之意,而“事”则表示具体事务或行为。两者组合后,“麤事”在古典文献中多用于描述以下两类内容:

  1. 本义指粗劣事务

    指需要耗费体力或缺乏技术含量的工作,例如《周礼》中提到的“麤事”可对应基础劳役类活动(来源:《汉语大词典》)。明代《天工开物》记载工匠分工时,将“麤事”与“细作”对举,强调其技术含量较低的特性。

  2. 引申指草率行为

    在《朱子语类》等理学著作中,该词被赋予道德评判色彩,如“处事若麤,则失礼之体”,批评处理事务时缺乏细致考量的态度(来源:《辞源》)。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进一步指出,“凡物不精者皆谓之麤”,将概念扩展到对事物质量的评价体系。

需注意的是,现代汉语中“麤事”已属罕用词汇,其语义场被“粗活”“糙事”等替代词覆盖。研究该词需结合《广韵》《集韵》等韵书中的音韵记录,以及《康熙字典》对异体字“麤”的专项训释,才能完整把握其历史语义流变。

网络扩展解释

“麤事”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现较少使用,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词义解释

  1. 基本含义
    “麤”同“粗”,读作cū,意为粗糙、简略;“事”指事务、事情。组合后指粗简的事务,即不精细、非复杂的事务。

  2. 语境延伸
    该词常与“精事”对举,强调事务的简易性。例如:

    • 汉代刘向《说苑·奉使》提到:“精事不通,麤事不能者,必劳”,指无法处理精细或粗简事务的人会劳碌。
    • 宋代叶适的墓志铭中,用“世俗麄事”与“细微精想”对比,说明粗浅事务易处理,而深层思考难实现。

使用注意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说苑》或宋代文集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班寮冰晖摈落尝麦赤情赤盏出岔子春宵错漠刀榼定积分兜箩鹅阙二庭风彩丰珍覆翼傅爰给园构逆好勇和风细雨哼气后车花脣黄棘黄设设环卧假板简缄监系家生孩子节节败退金玉良缘绝棋看坐儿的两头蒙镣靠六历飂冽茏茸落景梅花墅默省喃喃咄咄平辇漆工囚犯羣士日日夜夜三七开舍生取义市厘甩手顿脚私窠送差酸鼻无身乡年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