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存养的意思、存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存养的解释

(1).存心养性。 宋 朱熹 《答何叔京》:“二先生拈出敬之一字,真圣学之纲领,存养之要法。” 宋 陆游 《存养堂为汪叔潜作》诗:“三旌五鼎俱妄想,致一工夫在存养。”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三三章五》:“如其未尝一日用力於存养,则凡今之人,醉梦於利欲之中,直无所欺而反得慊,无所恶而反遂其志矣。”

(2).抚恤;抚养。《六韬·盈虚》:“存养天下鰥寡孤独,賑赡祸亡之家。”《新唐书·马周传》:“四五年来,百姓颇嗟怨,以为陛下不存养之。”《明史·太祖纪二》:“詔军士阵殁,父母妻子不能自存者,官为存养。”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存养”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其释义及用法可结合历史文献和儒家思想进行解析:

一、儒家修身概念:存心养性

  1. 核心含义
    指保存本心、培养善性,是儒家重要的修身方法。出自《孟子·尽心上》:“存其心,养其性”,强调通过内省保持人的善良本性并加以扩充。
    宋代理学家进一步阐释:朱熹认为“存养”是“圣学之纲领”,需以“敬”为准则();周敦颐提出“无欲则静虚动直”,主张通过克制私欲达到心灵通达的境界()。

  2. 实践方法

    • 日常修养:如程颐提到的“慎言语以养德,节饮食以养体”,将存养融入生活细节()。
    • 内在专注:程颢主张“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强调言行一致的心性修炼()。

二、社会关怀:抚恤与抚养

  1. 官方抚恤
    指政府对弱势群体的救济,如《明史》记载明太祖曾下诏“官为存养”阵亡士兵的家属()。
    历史案例包括《六韬·盈虚》中提到的“存养天下鳏寡孤独”,以及唐代《新唐书》批评帝王未能妥善存养百姓()。

  2. 民间抚养
    泛指对孤寡、贫困者的照料,如陆游诗句“致一工夫在存养”隐含对社会责任的重视()。

三、总结

“存养”兼具个人修养与社会关怀的双重意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或历史背景,可参考《孟子》《二程集》《明史》等典籍,或查看相关网页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存养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存养(cún yǎng)是一个动词词组,表示保留和养护,尤其是指保留物品或财产以便将来使用。 拆分部首和笔画: 存养的拆分部首是“子”和“爪”,共有9个笔画。 来源: 存养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的词组组合而成。存,意为保留、储存,养,意为照料、养护。 繁体: 繁体字“存養”与简体字“存养”相对应。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存养的写法可能与现在略有不同,但大体上保持了相似的意义和音。 例句: 1. 我们应该存养一些紧急备用金以备不时之需。 2. 注意正确的食物存养方法可以延长其保鲜期。 组词: 存储、养护、保留、保存 近义词: 储存、维护、保全、保管 反义词: 消耗、耗尽、丢失、浪费 希望这些回答符合您的需求!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