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犹澄碧。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赋》:“野田田而虚翠,水湛湛而空碧。”
(2).指澄碧的水色。 唐 白居易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诗:“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
(3).指澄碧的天空。 五代 齐己 《自遣》诗:“云无空碧在,天静月华流。” 宋 秦观 《好事近·梦中作》词:“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 清 缪荃孙 《<宋元词四十家>序》:“孕幽想於流黄,激凉吹於空碧。”
“空碧”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kōng bì,主要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形容澄澈的碧色状态
指事物清澈碧绿的样子。例如南朝梁江淹《水上神女赋》中的“水湛湛而空碧”,描绘水色通透的意境。此用法多用于文学描写,强调色彩的纯净与通透感。
指代澄碧的水色
用于描述水面或水景的碧蓝明净。如唐代白居易《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中“烟波澹荡摇空碧”,通过“空碧”展现西湖烟波与天色相映的景致。
形容晴朗无云的天空
表示天空湛蓝、无云无雾的明净状态。例如五代齐己《自遣》的“云无空碧在”,以及宋代秦观词中的“夭矫转空碧”,均以“空碧”喻指开阔的蓝天。
使用场景:
该词常见于古诗文或写景类文学创作,多用于描绘自然景观的纯净美感,如山水、天空等。现代口语中使用较少,但在诗歌、散文中仍能增添雅致意境。
《空碧》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空》表示没有任何事物的状态,可以引申为空虚、无聊。《碧》表示青绿色,也可以指蓝天或清澈的水。因此,《空碧》可以表示空旷而蓝天的意境。
《空碧》的拆分部首为“穴”和“石”。其中,“穴”表示洞穴或隐藏之意,“石”表示石头,可以引申为固定之意。《空碧》的总笔画数为15画。
《空碧》是中国汉字的组合,为普通话的词语。并没有确切的出处。在繁体字中,「空」保持不变,而「碧」以「碧」的形式存在。
古时候的汉字书写形式和现代有所不同。根据古文字典记载,古代《空碧》可以写作「孔碧」或「穹碧」。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人们可能对字形有所变异。
1. 清晨的天空一片空碧,让人心情愉悦。
2. 漫步在空碧的田野上,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 她的眼睛如同碧水般空灵透明。
组词:
空旷、碧蓝、蓝天、碧绿。
近义词:
空旷、明朗、开阔、广阔。
反义词:
拥挤、狭窄、乌云密布、阴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