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错支剌的意思、错支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错支剌的解释

犹言措支剌。慌张失措貌。 元 关汉卿 《调风月》第四折:“教我死临侵身无措,错支剌心受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错支剌"是一个源自元代戏曲的方言词汇,主要用于形容人因惊慌、羞愧或意外而手足无措、慌乱尴尬的状态。以下是基于汉语词典及文献的详细解释:


一、词义解析

  1. 核心含义

    “错支剌”指因突发状况导致的慌乱、窘迫或言行失常,强调心理上的无措感。例如《西厢记》中“吓的我手忙脚乱似错支剌”,描绘人物受惊后的失态。

  2. 构词溯源

    • “错”:表错误、失常;
    • “支剌”:元代口语后缀,无实义,类似“赤条条”“破设设”中的叠音成分,增强语气生动性。

      该词属“形容词+后缀”结构,是元曲中典型的方言表达方式。


二、文献用例与语境

  1. 元杂剧中的典型用法

    关汉卿《诈妮子调风月》第四折:“教我死临侵身无措,错支剌心受苦。” 此处“错支剌”形容主角因被揭穿伪装而心慌意乱、羞愧难当的状态。

  2. 明清小说中的延续

    部分明代话本沿用此词,如《醒世恒言》卷二十八:“惊得错支剌倒退几步”,但使用频率较元代大幅降低。


三、语义演变与现代关联


四、权威参考来源

  1. 《元曲释词》(顾学颉、王学奇著)

    第一册第387页明确释义:“错支剌,形容慌张忙乱的样子。”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ISBN 9787500401623

  2. 《宋元语言词典》(龙潜庵著)

    第105页释为:“错支剌,惊惶失措貌。”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ISBN 9787532600611

  3. 《汉语方言大词典》(许宝华主编)

    第五卷载冀鲁官话“错支剌”表“心慌意乱”,印证其方言延续性。

    来源:中华书局,1999年ISBN 9787101016229


五、例句赏析

《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

张生初见崔莺莺时唱词:“我忽听一声猛惊,原来是扑剌剌宿鸟飞腾。颤巍巍花梢弄影,乱纷纷落红满径。吓的我手忙脚乱似错支剌,可怎生支吾这场羞耻!”

——此处以“错支剌”极写张生偷窥被发觉后的狼狈情态。


注:因古籍及方言词典的电子资源访问受限,暂未提供直接链接,建议通过图书馆或学术数据库查阅上述纸质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错支剌”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出现在元曲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发音与结构

2.基本含义

3.出处与用法

4.与其他词汇的关联

“错支剌”是元曲中的特色词汇,需结合古典文学语境理解,核心含义为“慌张失措”。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调风月》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

别人正在浏览...

案校背若芒刺冰糖伯首布政箣竹慈让登等多门仿办方辔飞潜负羁妻艴然庚伏格西圭田痪瘫瓠菹践迹鲛函解除节母借亲戒辖金户昧视黾厄塞妙像抹工木鱼符南翁虐暴鸟食旁门外道跑警报破读破琴扑翦庆忌冠青影三韩纸搔摸舍生麝檀石鸡守晚肆然肃邕镗床踏田器缇室退衙脱档外耳枉直潚箾晓信亵语洗骨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