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村吏的意思、村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村吏的解释

犹村正。 唐 李复言 《五真记》:“邻人来曰:‘昨夜夜半,有天乐从西而来……’村吏以告,县令 李邯 遣吏民远近寻逐,皆无踪跡。”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村吏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特征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源、历史语境及现代延伸三个层面解析:


一、基础释义

  1. 字义分解

    • 村:指乡村、村落,即人口聚居的基层自然单位。
    • 吏:古代泛指官府中的低级办事人员或差役,后泛指基层公务执行者。

      合成词义:指在乡村一级行使管理职责的基层公务人员(《汉语大词典》P1283)。

  2. 历史职能

    唐代推行“里正制”,村吏多指“里正”,负责户籍管理、赋税征收及治安维护(《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P215)。例如:

    杜甫《兵车行》中“去时里正与裹头”,即反映村吏(里正)参与征兵事务。


二、词义演变与现代关联

  1. 清代至民国语境

    村吏职能扩展至调解纠纷、管理公共田产(如族田、学田),成为乡村自治的实际执行者(《中国社会史词典》P189)。

  2. 当代延伸含义

    现代汉语中,“村吏”可类比为村民自治组织中的管理人员,如村委会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但其使用多具历史或文学色彩。


三、同义词辨析


四、权威文献参考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283页。
  2. 《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齐鲁书社,1993年,第215页。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法律出版社,2018年修订版。
  4.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重印版。

“村吏”本质是传统乡村治理结构中的基层执行者,其职能随时代变迁从官方赋权转向民选自治,但核心始终围绕乡村公共事务管理展开。

网络扩展解释

“村吏”是古代中国乡村中的基层管理人员,其含义和职能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1.基本定义

村吏指乡村中负责行政事务的地方官员或管理者,相当于现代的村长或村干部。该词由“村”(聚居区)和“吏”(官员)组成,字面含义为“乡村官员”。

2.职责范围

3.历史背景

4.文学例证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中“岂无山歌与村笛”一句,侧面反映了乡村管理者(村吏)与民间文化的关系。

5.与现代的关联

当代“村干部”职能与古代村吏类似,但古代村吏更侧重赋税和治安,而现代则涵盖发展经济、公共服务等更广泛职责。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看来源:(查字典)、(唐代文献)、(组词解析)。

别人正在浏览...

暗尘谤声不拟草骡敞厅朝打暮骂成千上万刺背大祀灯宵躲躲闪闪二后泛恩风魔九伯共首固氮诡异鹤儛鹤质糊裱剑气胶目脚鱼击冲界乘警乘静闲惊心动魄连补廉操灵翰流利禄籍绿鬓红颜卖质满珠瞀瞑马衔泮鸮贫獘齐圣期望值区节弱守涩于言论石榻收之桑榆属曹书函束崖忑忑忐忐体伏同乡会同心苣同知屯街塞巷狎妓侠烈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