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寸一寸地。 汉 枚乘 《谏吴王书》:“夫銖銖而称之,至石必差;寸寸而度之,至丈必过。” 宋 苏轼 《杂说》:“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耰銍艾,相寻於其上者如鱼鳞,而地力竭矣。”
(2).每段,每截。《晋书·郄超传》:“ 超 取视,寸寸毁裂。”
(3).犹言渐渐。 唐太宗 《赋得白日半西山》诗:“岑霞渐渐落,溪阴寸寸生。” 唐 白居易 《中书连直寒食不归因怀元九》诗:“鬢髮茎茎白,光阴寸寸流。”
“寸寸”作为叠词使用时有以下三层含义,其解释需结合具体语境:
一、核心释义
逐一、逐步(常见于描述动作或情感)
例:欧阳修《踏莎行》中“寸寸柔肠”,以“寸寸”细腻化地描绘愁肠百转的状态,体现情感的层层递进。
分成小段或碎片(多用于具象事物)
例:“将木材寸寸截断”,强调物体被分割成多个短小部分。
渐渐、缓慢(侧重时间或状态变化)
例:“相思弦弹,寸寸撩心”,暗含情感随时间逐渐加深的意味。
二、字源补充
“寸”本义为长度单位(十分之一尺),后引申出“短小”“细致”等抽象含义(如“寸阴”指短暂时间)。叠用后强化了原义中的渐进性或微小性,构成上述三层引申义。
三、使用注意
该词多用于文学表达(如诗词、散文),日常口语较少使用。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具体指向,例如“寸寸山河”偏向第一层含义,而“寸寸成灰”可能侧重第二层。
《寸寸》一词意指事物逐渐递减或衰落的过程,也可以形容微小细碎的片段或颗粒。这个词常常用来形容时间、空间等的缩小或减少。
《寸寸》这个词的部首是宀,是表示房屋的部首。它的笔画数为6画。
《寸寸》一词来自于古代的语言,在古代是用来衡量长度的单位,在现代主要用来形容某物逐渐减少的过程。它可以用作名词,也可以用作形容词。
《寸寸》的繁体字为「寸寸」。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寸寸》这个词的古代写法是「寸寸」。字形稍有不同,但意思和用法相同。
1. 他的健康状况日渐寸寸衰退。
2. 过去的回忆在他心中寸寸消逝。
3.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财富寸寸减少。
组词:碎寸、寸步难行、分寸
近义词:逐渐、渐渐、逐步
反义词:一步到位、快速地、迅速地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