麤虏的意思、麤虏的详细解释
麤虏的解释
亦作“麄虏”。粗暴鲁莽。《水浒传》第五十回:“小妹一时麄虏,年幼不省人事,悮犯威颜。”
词语分解
- 麤的解释 麤 ū 同“粗”。 笔画数:; 部首:鹿; 笔顺编号:
- 虏的解释 虏 (虜) ǔ 俘获:虏获。俘虏。(.打仗时捉住敌人;.打仗时捉住的敌人)。 俘获的人。 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 笔画数:; 部首:虍;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麤虏”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拆解如下:
1.整体释义
- 拼音:cū lǔ()
- 含义:指“粗暴鲁莽”,多用于形容人的行为或性格粗野、莽撞()。
2.单字解析
- 麤(cū):通“粗”,本义为粗糙、不精细,引申为粗鲁、粗野()。
- 虏(lǔ):原指俘获、俘虏,古代也用于贬称北方外族,此处引申为鲁莽、野蛮()。
3.用法与语境
- 该词为贬义,常见于古代文献或特定方言,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
- 例:若形容某人行事欠考虑,可说“此人言行麤虏,不知分寸”。
4.补充说明
- 词语结构为“麤(上下结构)+虏(半包围结构)”,属于复合词()。
- “虏”在词中可能通过引申义强化了粗蛮的负面色彩()。
建议参考权威词典或古籍用例以进一步确认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麤虏这个词的意思是指粗鲁、粗野的人或行为。它由两个部首组成,部首分别是鹿和虍,笔画总共为18画。
麤虏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诗经《周南·关雎》中,其中有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就出现了“麤虏”。在繁体字中,麤虏的写法依然保持不变。
在古代,麤字的写法脱胎于田字。田字的古代写法是略微不同的,字形上部的横杠为出角的形状,称为麦穗田。所以麤字由田字变形而来。
以下是一些使用麤虏一词的例句:
1. 他的举止粗鲁,可以说是一个麤虏。
2. 这个团队中有一位成员很麤虏,经常给人带来麻烦。
3. 小明不再和那些麤虏的同学来往,他们总是惹麻烦。
除了麤虏这个词,还可以构成以下词语:
1. 麤口:指说话或写作粗鲁、粗俗。
2. 麤糲:表示粗鲁、不文明。
3. 麤笨:形容人或事物笨拙、粗鲁。
而与麤虏相对的反义词则是文雅、有教养、文明等。
希望以上回答能够满足你的要求!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继续提问哦。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