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cycle] 〈方〉∶自行车
即自行车。一种两轮的交通工具。骑在上面用脚踏着前进。 老舍 《四世同堂》八五:“他须先到东城的一家鞋铺去拿钱,马上买上一辆脚踏车,好开始奔走。” 沙汀 《闯关》十四:“一架从他身边划过的脚踏车忽然在马后停了下来。”
“脚踏车”是中文中对“自行车”的常见称呼,具体含义如下:
基本定义
指一种以人力脚踏驱动、通常有两轮的无动力车辆,通过链条传动将踩踏力转化为前进动力。核心部件包括车架、脚踏板、链条、车轮和刹车系统。
名称由来
名称源于其动力方式——需用双脚交替踩踏踏板(“脚踏”)才能行驶,与“机动车”形成对比。在台湾地区,“脚踏车”特指自行车,而“机车”才指摩托车。
类型扩展
现代衍生出多种类型:
文化意义
既是代步工具,也象征环保出行理念。中国曾被称为“自行车王国”,20世纪80年代北京自行车通勤比例高达63%¹。近年共享单车的普及(如摩拜、哈啰)让脚踏车重回城市主流。
地区差异
需注意方言用法:新加坡/马来西亚华语中偶用“脚车”,而粤语区称“单车”。英语对应词为“bicycle”(正式)或“bike”(口语)。
脚踏车是一种由人力驱动的交通工具,用脚踩踏脚蹬以驱动车轮前进。它通常由框架、车轮、踏板和链条等部件组成。
脚踏车的部首是「足」和「车」,「足」表示与脚相关,「车」表示交通工具。它的总笔画数为12。
脚踏车这个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期,是根据英文单词「bicycle」音译而来的。在中国,脚踏车是20世纪50年代引进的,起初主要由国外进口,后来逐渐开始国内生产。
脚踏车的繁体写法为「腳踏車」。
脚踏车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相似,只是字形有些微小差异。
1. 他每天骑脚踏车上下班。
2. 我喜欢骑脚踏车去公园。
踩脚踏车、骑脚踏车、踏脚踏板、脚踏车道、电动脚踏车
自行车、单车
汽车、摩托车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