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ooks (quantity)] 指书籍可舒卷的叫卷,编次的叫帙(多就数量说)
怜我久别离,卷帙为舒散。——苏辙《次韵子瞻病中赠提刑段绎》
卷帙浩繁
亦作“ 卷秩 ”。书籍;篇章。 南朝 梁 陶弘景 《<肘后百一方>序》:“方术之书,卷帙徒烦,拯济殊寡。”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典籍》:“除凶书及删去浅俗无益教理者,见在三万六千七百八卷,著在《隋书·经籍志》,自后卷秩颇增。” 清 唐孙华 《戊寅除夕》诗之一:“短綆有心探卷帙,长绳无策繫 羲 娥 。” 阿英 《漫谈<红楼梦>的插图和画册--纪念曹雪芹逝世二百周年》七:“我所见到较早、卷帙浩繁的连环图画,是 李鞠侪 (又署 觉生 、 李翰园 ,似非一人)的《石头记画册》。”
"卷帙"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uàn zhì,其核心含义指书籍的卷册或函册,常用来形容书籍的数量或规模。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的详细解释:
卷册;书籍
“卷”指古代书籍的卷轴形式,“帙”原指包书的布套或函套,后引申为书籍的计量单位(一套为一帙)。合称“卷帙”代指书籍的整体或数量。
例: 整理古籍需细心,避免损坏珍贵卷帙。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7卷第112页。
书籍的规模或数量
常用于描述书籍繁多,如“卷帙浩繁”。
例: 图书馆藏书卷帙浩繁,涵盖古今中外。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20年,第712页。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载:“帙,书衣也”,指包裹书卷的布帛套子。
来源:《说文解字注》,许慎(汉)著,段玉裁(清)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唐代后,“卷帙”逐渐固定为复合词,强调书籍的物理形态与集合概念。
来源:《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1895页。
描述文献规模,如:“《四库全书》卷帙宏大,共收书3,461种。”
赞誉著作丰富,如:“先生著述卷帙浩繁,堪称学界泰斗。”
来源:《成语大词典》,中华书局,2018年,“卷帙浩繁”词条。
形容书籍数量极多,内容庞杂。
例: 研究历史需翻阅卷帙浩繁的史料。
来源:《中华成语大辞典》,崇文书局,2014年,第543页。
“卷帙”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uàn zhì,主要用于描述书籍或文献的数量及装帧形式。以下是详细解释:
字义拆分
引申用法
经典出处
现代用例
常见搭配
近义词
书籍、典籍、卷轴、篇章。
“卷帙”从字面拆分到实际运用,均围绕书籍的物理形态和数量展开,是汉语中体现古代文献装帧与整理特色的典型词汇。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典》或古典文学注解。
安坐待毙抱见礼波靡不忝不腆之仪产褥痴瞪瞪穿红着緑除正胆瓶蕉担杖刁钻刻薄定音鼓东坡体都城扶策甘心如荠功果诟靳关西出将,关东出相归来归身海警硷气皎晶晶近班寖恶寄兴伎痒掎摭巨功开口见心雷蜞敛众棉猴末亲匹丢扑答辟回洴淜青琐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日夜兼程闰升三小戏森挺韶粉少文沙日术道水盂厶乙所当无敌俗事贪怯逃田佻姣提花猬列鼯鼠销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