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带索的意思、带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带索的解释

以绳索为衣带。形容贫寒清苦。《列子·天瑞》:“ 孔子 游於 太山 ,见 荣啟期 行乎 郕 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二:“九十行带索,飢寒况当年。” 唐 白居易 《北窗三友》诗:“或乏担石储,或穿带索衣。” 清 黄宗羲 《子刘子行状》:“试将茹荼带索,以毕餘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带索”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dài suǒ,其核心含义是“以绳索为衣带”,形容生活贫寒清苦。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带索指用绳索代替衣带束衣,字面描述衣不蔽体的状态,常用来象征物质匮乏、生活困苦。

二、出处与文学引用

  1. 《列子·天瑞》
    记载孔子在泰山遇见隐士荣启期,其“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展现安贫乐道的精神状态。
  2. 陶渊明《饮酒》诗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通过“带索”强调高龄仍受饥寒之苦。
  3. 白居易《北窗三友》
    “或穿带索衣”进一步以衣物简陋暗喻清贫。

三、用法与延伸

四、现代应用

现代汉语中,“带索”已不常用,主要出现在古文解析或引用典故时。例如描述历史人物清贫时,可用“带索”增强文学性。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上下文,可参考《列子》《陶渊明诗集》等古籍,或通过来源网页(如沪江词典、查字典)获取完整信息。

网络扩展解释二

带索(dài suǒ)是一个汉字词语,形容物体上有绳索,可以用来牵引或束缚。拆分部首和笔画为"幺"、"一"和"纟",总共3个笔画。该词来源于古代汉字演变而来,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词语。 在繁体字中,带索的字形为"帶索",部首和笔画结构与简体字相同。 在古时候,一些汉字写法与现在有所不同。带索的古代写法较为复杂,多采用形声字的形式,左边为象形或指示意义的部分("巳"、"冖"等),右边为表示声音的偏旁部首("夕"、"言"等)。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的书写简化,带索的写法也逐渐简化为现代形式。 以下是一个例句:他将捆好的货物绑上带索,好运输到目的地。 带索这个词也可以与其他词组合,形成新的词语,例如:绳索(shéng suǒ,指用来系、拉、捆东西的线状物),缆索(lǎn suǒ,指用于索道或电线的钢索)等。 在近义词方面,可以使用牵引、束缚等词来替代带索。例如:他用绳子牵引着牲口。 带索的反义词可以是解放、释放等。例如:他将俘虏解放,摆脱了带索的束缚。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咨询!

别人正在浏览...

腌臜保赤博学多闻迟淹冲劲儿宠习递宿动辄兜术天幡幢分剟奉成封建主風佩刚直宫徵管套滚尘海水群飞荷得黄原浣溪笺佳节晋盛考讯缂丝口香片牢利敛财廪廪里社漏缝乱云緑醅眉叶贫鳏凭验破券齐打忽青脉穹仪求成犬夷睿文赏附神传沈峻市侩瞤息疏顽烫热往古猥薄五言长律瑕点仙梵校垒小子后生遐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