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田官的意思、田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田官的解释

(1).即农官。职掌农事、粮税等。 汉 刘向 《新序·杂事四》:“夫垦田剙邑,闢土殖穀,尽地之利,则臣不若 宁戚 ,请置以为田官。” 汉 桓宽 《盐铁论·复古》:“ 孝武皇帝 攘九夷,平百 越 ,师旅数起,粮食不足。故立田官,置钱,入穀射官,救急赡不给。”《文献通考·田赋二》:“故先王之政,设田官以授天下之田,贫富强弱,无以相过,使各有其田得以自耕。”

(2).农务官署。《史记·平準书》:“初置 张掖 、 酒泉郡 ,而 上郡 、 朔方 、 西河 、 河西 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汉书·西域传上·鄯善国》:“都护治 乌垒城 ,去 阳关 二千七百三十八里,与 渠犁 田官相近。”《诗·周颂·噫嘻》“骏发尔私,终三十里” 唐 孔颖达 疏:“王者之立田官,每三十里分为一部,令一主田之吏主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田官是古代中国掌管农事、土地管理的官职统称,主要职责包括监督农业生产、征收田赋、管理公田及分配土地等。其具体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阐释:

一、核心释义

指古代官府设置的农业事务管理者,常见于周代至秦汉时期。

《汉语大词典》定义为:“古代掌管农事、田赋的官吏。”

《辞源》释为:“管理农事的官。”


二、历史职能演变

  1. 农业监督

    西周称“田畯”(《辞源》,负责巡视农田、指导耕作技术及督促生产。

  2. 土地管理

    秦汉时期“田官”统辖公田(国有土地),执行授田、屯田等政策(《中国历史大辞典》。

  3. 赋税征收

    兼管田租、刍稿税等农业税收,如汉代“大司农”下属的田官系统(《秦汉官制史稿》。


三、文献例证

《史记·平准书》载:“水衡、少府、大农、太仆各置农官,往往即郡县比没入田田之。” 此处的“农官”即田官分支,体现其管理没收田产的职能。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7卷),商务印书馆,1991年。
  2. 《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15年。
  3. 《中国历史大辞典·秦汉史》,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
  4. 安作璋《秦汉官制史稿》,齐鲁书社,2007年。
  5. 《史记》(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中华书局,2013年。

网络扩展解释

"田官"是中国古代职官名称,主要涉及农业管理与税收事务,其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核心定义

田官指掌管农事、粮税等事务的官员或官署机构,职能涵盖农业开发、土地分配、赋税征收等。例如汉代文献记载田官需"垦田创邑,辟土殖谷"(《新序·杂事四》),体现其核心职责为农业生产管理。

二、历史演变

  1. 汉代设置:汉武帝时期因战争频繁导致粮食不足,"立田官,置钱入谷"以加强粮食储备(《盐铁论·复古》),通过设立专职机构管理屯田。
  2. 唐代发展:孔颖达注《诗经》时提及"每三十里设主田吏",显示唐代田官体系已形成分级管理制度。
  3. 元代职能:外任官员体系中,田官与朝官、军队系统并列,负责职田管理与农业税赋。

三、职能范围

四、文献佐证

该词在《盐铁论》《新序》《史记》《汉书》等典籍中均有记载,现存最早的完整释义见于东汉桓宽的盐铁会议记录,证实其作为古代农业经济重要管理者的历史地位。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朝代田官品级、俸禄等制度细节,可查阅《汉书·百官公卿表》《通典·职官典》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奥密徧照笔据畅目塍陌持分吃着不尽宠劳疵驳赐灌大开眼界胆大泼天道肥调队子钓名欺世飞沙扬砾風鐵甘润高下其手桄子过市招摇寒树黑言诳语合姓黄漂漂晃然蝴蝶履火涂道绛节降榻奖学金敬而远之几政觉得爵士乐酷切酷痛兰章老脸乱世乱语胡言马法纳亨耐朵凝颦披拭入话三妻四妾三幼哨棒失败为成功之母市里手号兽碣缌麻丧条印宛曼尾骑黠骜县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