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屏风和藩篱。《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 郑玄 笺:“王当用公卿诸侯及宗室之贵者为屏藩垣翰,为辅弼,无疏远之。”后用“屏藩”比喻卫国的重臣。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朋奸害正,摧我屏藩。”
(2).比喻四周的疆土或防御设施。 清 顾炎武 《京口》诗之一:“囊括 苏 松 储陆海,襟提 闽 浙 壮屏藩。” 清 薛福成 《笠山宏远炮台铭》:“隔阂岛夷,为 越 屏藩。”
捍蔽,保护。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三:“朕世世为天子,尔等亦世世为王,屏藩百世。”
“屏藩”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屏藩”由“屏”(屏障)和“藩”(藩篱)组成,字面指屏风与篱笆,引申为起阻挡或保护作用的屏障。在现代语境中,多用于比喻国家、组织或个人的防御措施或保护边界。
“屏藩”从具体器物(屏风、篱笆)发展为抽象概念,既指实体防御工事,也象征政治、军事或文化上的保护力量,体现了汉语词汇从具象到抽象的演变特点。
《屏藩》一词是指用于屏蔽或保护的围墙或栅栏,常用于宫殿或庭院中。屏藩就是用来隔开空间、界定边界的装饰性围墙。
《屏藩》这个词由两个部首构成,分别是“尸”和“艸”。其中,“尸”是部首,表示人体;“艸”是部首,表示植物。结合起来,可以理解为用植物做成的隔离墙。
根据笔画的计算,字形“屏”包含5画,“藩”包含18画。
《屏藩》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最早的记载见于《周礼·春官》。繁体字“屏藩”与简体字写法相同。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以《說文解字》为例,古代对于《屏藩》这个词的解释中,会附有古代汉字的字形。然而,在现代领域中,我们主要使用的是简化字,所以在现代写法中看不到古代的字形了。
1. 庭院中用一道屏藩将宅院与外部分隔开来。
2. 宫殿的大门外有一座华丽的屏藩,增添了宫殿的尊贵氛围。
1. 屏风:用于屏蔽或隔离的装饰性家具。
2. 围墙:用于围合空间的墙体结构。
3. 栅栏:用木料或金属材料搭建的隔离栅栏。
近义词:屏障、隔离墙
反义词:通道、开放空间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