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赴的意思、逮赴的详细解释
逮赴的解释
犹逮送。 明 文徵明 《送开封守顾君左迁全州叙》:“ 正德 癸酉,君得罪中官,逮赴詔狱。”《明史·循吏传·田铎》:“ 正德 时, 刘瑾 矫詔,言 鐸 理 广东 盐法,簿牒未明,逮赴 广 。”
词语分解
- 逮的解释 逮 à 到,及:力有未逮。 捉拿:逮捕。逮系。 捕抓捉放 笔画数:; 部首:辶; 笔顺编号:
- 赴的解释 赴 ù 往,去:赴京。赴会。赴任。赴约。赴宴。 投入(某种境地),参加(某种行列):赴战。赴敌(加入对敌作战)。赴难(刵 )。赴义。 古同“讣”,讣告。 笔画数:; 部首:走;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逮赴”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 拼音:dǎi fù
- 含义:指“逮捕并押送”,即对犯罪或涉事人员进行强制拘捕并遣送至指定地点。该词常见于古代文献,多用于描述官方对涉案人员的处置流程。
文献出处与用法
-
明代文徵明《送开封守顾君左迁全州叙》:
“正德癸酉,君得罪中官,逮赴诏狱。”
(指官员顾君因得罪宦官被逮捕并押送至诏狱)。
-
《明史·循吏传·田铎》:
“刘瑾矫诏,言铎理广东盐法,簿牒未明,逮赴广。”
(描述田铎因盐法事务被诬告,遭逮捕押送至广东)。
用法说明
- 语境:多用于古代司法或政治事件中,强调官方对涉案者的强制行动。
- 现代替代:现代汉语中更常用“逮捕”“押送”等词,或根据情境使用“传唤”“拘留”等表述。
扩展参考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司法术语,可参考《明史》或文徵明相关文集。
网络扩展解释二
逮赴 (dǎi fù) 是一个汉字词汇,意思是迅速赶来或抓住并前往某个地方。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第一个部首是手,第二个部首是走。根据康熙字典,逮赴的总笔画数是12画。这个词的来源较为明确,它出自古代文献《左传·哀公十四年》:“法逮之使狐骅,赴高大宫。” 繁体字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都是「逮赴」。古代汉字写法与现代相比,有些许差异,但基本上保持相同的意思和发音。这个词在句子中的例子可以是:“他听到了火警的消息后,立即逮赴火场。” 还有一些类似含义的组词有「追赴」、「急赴」等,它们在语境中可以代替逮赴的意思。有些与逮赴相反的词语包括「躲避」、「逃离」等,它们指的是迅速离开或躲开的动作。希望这些回答能满足你的要求!
别人正在浏览...
白首之心北陆背嵬财齎辞巧理拙撢掞跌水踧行服冕伏尸干旄公冶构煽贯达好语如珠阖家化益徽数忽剌豁浪翦乱交盘击刺稽陟睊睊跼顾峻壁口澳旷职岿崎麟角凤嘴龙骧茂范门军模铸南北曲轻舆勤任齐疏麴糵日旸乳狗沙棘释卷失魄鼠齿苋水戾睡鞋水运説啥斯巴达贪霸天福通文达理铜芝晩憩幄次无累五曲相失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