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拜褥的意思、拜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拜褥的解释

即拜垫。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十:“客有初相见者,必设拜褥,虽多不讲拜,而遗风尚存。”参见“ 拜垫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拜褥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汇,指代古代礼仪场合中用于跪拜的垫子。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该词由“拜”(行礼)和“褥”(坐卧用的厚软垫子)组合而成,专指“行跪拜礼时所用的软垫”。其材质常为布帛或皮革制成,表面多绣有纹饰,体现礼仪的庄重性。

在传统礼制中,拜褥的使用与身份等级密切相关。例如《礼记》记载,不同场合需铺设不同规格的拜褥,皇室祭祀用龙凤纹样,士大夫则用素色布褥,这种规制体现了古代礼法的阶层区分。佛教典籍《百丈清规》也记载了寺院中拜褥的摆放方位及使用规范,说明其宗教仪式功能。

现代考古发现印证了文献记载,如山东曲阜孔庙现存清代黄缎绣龙拜褥,其尺寸(长1.2米、宽0.8米)与《大明会典》所述官员祭祀用褥规格相符,佐证了历史文献的准确性。该文物现藏于孔府文物档案馆,成为研究传统礼制的重要实物证据。

网络扩展解释

“拜褥”是汉语中的一个古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1. 基本定义
    拜褥指行跪拜礼时使用的垫褥,通常由布、棉絮或兽皮制成,用于跪拜时铺垫膝盖或身体,以示庄重。与“拜垫”含义相近,但“褥”更强调其作为铺垫物的材质和功能。

  2. 历史文献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宋代朱弁的《曲洧旧闻》,其中提到:“客有初相见者,必设拜褥,虽多不讲拜,而遗风尚存。”,说明宋代已将此物用于礼仪场合,且当时虽简化跪拜动作,但仍保留铺设拜褥的传统。

  3. 使用场合
    主要用于古代官方或宗教仪式,如典籍记载的“设三公以下文武群官等次如常仪”,并在东门外布置拜褥,体现其礼仪规范性和等级制度。

  4. 相关词语

    • 拜垫:功能类似,但材质可能更轻薄,多用于日常或非正式场合。
    • 拜寿/拜年:与“拜”相关的礼仪行为,需配合拜褥等器具完成。
  5. 现代应用
    当代传统仪式中仍有使用,例如部分寺庙、祠堂或传统家族活动中,延续古礼时会铺设拜褥,但日常已较少见。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代礼仪细节,可参考《曲洧旧闻》等文献或相关礼仪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班荀摽摘裁削层峦叠嶂程行承直赤力力刍尼大鼓书答嘴调格貂缨嫡脉斗盎短号对内搞活凡卉飞头刚好骾谅个人股歌譔公清怀和花装慧智甲吏监管介特进奉门户稽山大王抠搂匡益刘宝全李香君躶袒马杆铭篆默窥拟质破击前躅蕲茝青辂穷檐乞万真商颷上座时雍疏嫌叔牙庶族听重头帕吐火罗语秃驴顽冥遐怪仙露明珠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