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升荣膺。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述异·左侯相之梦》:“中外大臣交章推荐,遂出而典兵,屡摧悍寇,进膺方面之任,爵列五等。”
“进膺”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ìn yīng,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进膺”指进升荣膺,即晋升职位并接受荣誉,常用于描述个人因成就或能力被认可而获得更高地位。其中:
语境应用
多用于古代或正式文体,强调个人在职位或领域中被重用、提拔。例如清代薛福成《庸盦笔记》中记载:“中外大臣交章推荐……进膺方面之任,爵列五等”,描述左宗棠因战功晋升并受封爵位。
情感色彩
含褒义,体现对个人能力与贡献的肯定,如“屡摧悍寇,进膺方面之任”,突显通过努力取得成就后获得荣誉。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出处,可参考《庸盦笔记》等古籍文献。
《进膺》是一个成语,意为获得职位、荣誉或责任。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因才能、贡献等而得到重用或接任要职。
《进膺》中,拆分的部首是“辶”和“脧”,总笔画为12画。
《进膺》最早出自《孟子·告子上》:“仲尼有言曰:‘其进必膺,其退必阻。’人情固有是也,无怪焉。”这句话意思是,一个人只要有进取心,就必然会得到承认和担任重要职务,同样,一个人如果稍有退缩,就会遭遇阻挠。
进膺的繁体字为「進穎」。
在古代,进膺的写法也存在一些变体。比如,在公元前3世纪,秦朝时期的《秦字编》中将进膺写成「進甖」,后来逐渐演变成现在的写法。
1. 他因为出色的表现和卓越的能力而迅速进膺了公司的副总裁职位。
2. 这位年轻的骑手凭借超强的骑术和勇气进膺了冠军的头衔。
进取、进展、膺选、荣膺、膺品
得位、得荣、受用、得职
退避、离职、辞去、退让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