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淳朴的意思、淳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淳朴的解释

[pure and honest;unsophiscated] 敦厚质朴

言辞淳朴古人风

详细解释

亦作“ 淳朴 ”。敦厚,质朴。《后汉书·崔駰传》:“淳朴散离,人物错乖。”《晋书·刘弘传》:“顷者多难,淳朴弥凋。” 唐 杜甫 《五盘》诗:“喜见淳朴俗,坦然心神舒。” 清 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 绩溪 城处於万山之中,弹丸小邑,民情淳朴。”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


见“ 淳朴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淳朴”的汉语词典释义与解析

“淳朴”是一个常用的汉语形容词,用于形容人或事物所呈现出的质朴、敦厚、真诚而不加修饰的本质特征。其核心含义在于强调内在品质的纯粹与自然。

一、权威词典释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界定,“淳朴”指:

诚实朴素:形容人性格、品质或民风等真诚、质朴、不矫饰。例如:“民风淳朴”、“淳朴的农民”。

二、语义构成与语源 “淳朴”由“淳”与“朴”两个语素复合而成:

  1. 淳:本义指水清澈、纯净,引申为人的品质或风气质朴、敦厚。《说文解字》释“淳”为“渌也”(清也),段玉裁注:“淳,凡物之清洁曰淳。”
  2. 朴:本义指未经加工的木材,引申为原始、自然、不加修饰的状态。《老子》有云:“朴散则为器”,强调“朴”是未经雕琢的本真状态。 二者结合,“淳朴”即指如清水般纯净、如原木般自然的本质,强调内在的真实与纯粹。

三、核心特质解析 “淳朴”通常包含以下特质:

  1. 真诚坦率:言行发自内心,不虚伪做作。
  2. 简单自然:生活方式或思想观念简单直接,不尚浮华。
  3. 敦厚善良:性情温和宽厚,待人友善。
  4. 保守本真:保持原有的、未受世俗过多影响的纯真状态。这种特质常与乡村、传统社会或特定群体(如劳动者、孩童)相关联,如“淳朴的山民”、“孩子淳朴的笑容”。(王宁《语言学概论》指出,此类词汇常承载特定文化联想。)

四、近义词辨析

五、经典文学用例

参考来源: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许慎(撰), 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 1981.
  3.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1994.
  4. 王宁.《语言学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网络扩展解释

“淳朴”是一个形容词,形容人性格或品质纯真朴实、不做作,也可用于描述民风、氛围等自然真诚的特点。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含义

  1. 核心特质
    指人心地单纯、言行自然,不虚伪矫饰。常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敦厚、生活作风朴素,如“淳朴的农民”“为人淳朴”()。

  2. 扩展应用
    也可描述群体或地域的整体风气,例如“民风淳朴”“淳朴的乡村”()。


二、词源与演变

  1. 出处考据
    最早见于《后汉书·崔駰传》:“淳朴散离,人物错乖”,指社会风气由质朴转向浮华()。

  2. 字形解析
    “淳”字左侧为“氵”(水),右侧为“享”(祭祀高台),本义指酒味醇厚,引申为纯粹、质朴;“朴”原指未加工的木材,象征天然本真()。


三、使用场景与示例

  1. 描述人物

    • 正面评价:“他的淳朴让人感到亲切。”()
    • 文学描写:“战士面貌淳朴,活像一尊天神。”()
  2. 形容环境或文化

    • 自然氛围:“蜀南竹海的淳朴民风令人放松。”()
    • 艺术风格:“歌曲中的爱情淳朴而真挚。”()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五、延伸文化内涵

“淳朴”常被视为传统美德,与现代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形成对比。例如古诗词中“喜见淳朴俗,坦然心神舒”(杜甫),表达对朴素生活的向往()。

如需更多例句或文化背景,可参考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按耐襃锡彼此财蓄猜意剗着蹙浪盗乱蹈瑕电断订婚洞泄独家凡形发薪風月債分歧点附奉高俊国都牯子汉皋烘柿滑雪板回肠荡气监定剪截佳期甲乙丙丁皆大欢喜襟带禁押觉轮距国考验老师宿儒良谟连宵路边鹭约鸥盟蛮男鸣骹目疾牛栏剽悍迁宅窃犯深闺水洩不通竦身太乐台榭桃李月田漏温哥华无町畦无形进出口象贤相援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