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能效法先人的贤德。《书·微子之命》:“ 殷王 元子,惟稽古崇德象贤。”《仪礼·士冠礼》:“继世以立诸侯,象贤也。” 郑玄 注:“象,法也,为子孙能法先祖之贤,故使之继世也。” 唐 刘禹锡 《蜀先主庙》诗:“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柳亚子 《子游先生遗像为哲嗣史良女士题》诗:“雪洁兰馨説象贤,明珠掌上更翩翩。”
“象贤”是一个源自古代典籍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象贤”指子孙能效法先人的贤德,强调继承和发扬先辈的优秀品德与才能。其中“象”通“像”,意为效法;“贤”指贤明、德行高尚之人。
经典文献
文学化用
唐代刘禹锡在《蜀先主庙》中写道“生儿不象贤”,借古讽今,暗指后代未能继承先人德才。
历史评价
常用于赞颂家族后代延续先辈美德,如宋代张元干词中“台衮象贤”即赞美对方继承祖德。
现代引申
作为名字时,“象贤”寓意希望孩子如贤者般德才兼备(如“象”象征厚重智慧,“贤”指德行)。
如需进一步了解诗词用例或名字寓意,可参考古籍原文或命名解析来源。
《象贤》是一个汉语词汇,它可以指代那些具备高尚品质和道德行为的人。这个词汇也可用来形容聪明智慧、有才能的人。
《象贤》可以分解成两个汉字:象(xiàng)和贤(xián)。
部首:象(虍)+ 貝(贝)
笔画:象(9画) 贤(8画)
《象贤》一词的出处可以追溯到《论语》中,其中有一句话“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君子应该广泛地学习知识,以礼法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才能成为一个不会偏离正道的人。
在繁体字中,《象贤》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即「象賢」。
《象贤》作为一个词汇,在古代汉字中的写法可能与现代稍有不同。然而,我无法为你提供这方面的具体信息,因为我的训练只限于现代汉字。
1. 他的品行高尚,被誉为一位真正的象贤。
2. 她是一个聪明智慧、富有爱心和正直的象贤。
组词:贤良(xián liáng)、贤明(xián míng)、贤达(xián dá)
近义词:圣人、贤者、智者
反义词:愚蠢、邪恶、无德
巴尔扎克拜折贝宫徧游笔彩鼻管沉舟破釜赤寰侈伪俶诡楚壤大安当抵赕税道别电船杜酒遁逸樊桃芝藩条風嵐怀宠皇居华他隳废狐尾单衣谏垣抉目吴门哭丧礼佛陵薮凌烟楼里外艛艓吕宋脉动麪蠒鸣鞭敏洽靡然从风攀累佩珠破约傔仆啓行亲校权便鹊锦羣英软叽咯托锐挫望绝山源施逞市准司盟田产涕泗滂沲文集小妻稀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