嵯峨的意思、嵯峨的详细解释
嵯峨的解释
[high and steep(mountain)] 形容山势高峻
故园不可见,巫山田郁嵯峨。——杜甫《江海》
山顶嵯峨
怪石嵯峨
详细解释
(1).山高峻貌。《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山气巃嵸兮石嵯峨,谿谷崭巖兮水曾波。” 王逸 注:“嵯峨嶻嶭,峻蔽日也。” 唐 唐彦谦 《送许户曹》诗:“将军楼船发浩歌,云檣高插天嵯峨。”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投吴》:“宝殿嵯峨对紫宸,帘櫳映碧云。” 峻青 《海滨仲夏夜》:“这儿的山,没有 江 南的山那样纤巧秀丽,但却非常雄伟、嵯峨。”
(2).指高耸的山。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七:“ 欧阳公 謫 夷陵 时,诗云:江上孤峰蔽緑萝,县楼终日对嵯峨。”
(3).屹立。 唐 姚合 《送潘传秀才归宣州》诗:“ 李白 坟三尺,嵯峨万古名。” 宋 范成大 《春日览镜有感》诗:“习气不解老,壮心故嵯峨。” 清 侯方域 《与任王谷论文书》:“运骨於气者,如纵舟长江大海间……苟能操舵覘星,立意不乱,亦自可免漂溺之失。此 韩 欧 诸子所以独嵯峨於中流也。” 柳亚子 《论诗六绝句》之四:“ 浙 西一老自嵯峨,门下诗人亦未讹。”
(4).坎坷不平。 明 钱士升 《满庭芳》词:“往事千端,閒愁万斛,世情无数嵯峨。”
(5).形容盛多。《文选·陆机<前缓声歌>》:“长风万里举,庆云鬱嵯峨。” 刘良 注:“嵯峨,云盛貌。” 唐 韦应物 《送苏评事》诗:“嵯峨夏云起,迢递山川永。”
词语分解
- 嵯的解释 嵯 ó 〔嵯峨〕山势高峻的样子。 笔画数:; 部首:山; 笔顺编号:
- 峨的解释 峨 é 〔峨嵋〕山名,在中国四川省。亦作“蛾眉”。 高:峨峨。峨冠博带。巍峨。嵯峨。 笔画数:; 部首:山;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嵯峨”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cuó é(),主要用于形容山势高峻、雄伟壮丽的景象,同时具有多重引申含义。以下为详细解析:
一、基本含义
-
山势高耸险峻
指山峰陡峭、巍峨险峻的状态,如“高山嵯峨”。
例:峻青《海滨仲夏夜》中描写“这儿的山……非常雄伟、嵯峨”。
-
高耸的山体
直接代指高耸的山峰,如陆游诗句“县楼终日对嵯峨”。
二、扩展含义
- 屹立不倒
象征坚定、不可动摇的姿态,如范成大诗“壮心故嵯峨”。
- 坎坷不平
引申为人生或世事的波折,如明代词句“世情无数嵯峨”。
- 盛多或宏伟
形容建筑物或场景的壮丽,如“云檣高插天嵯峨”。
三、文学与典籍应用
- 古诗文中的意象
常见于描绘自然景观或抒发情感,如《楚辞·招隐士》“山气巃嵸兮石嵯峨”,以及姚合“李白坟三尺,嵯峨万古名”。
- 现代作品中的运用
如例句“巉石嵯峨”形容怪石嶙峋的景色。
四、字源解析
- “嵯”与“峨”的构成
- 嵯:从“山”旁,表意与山峰相关;“差”表声,隐含参差、高低的形态。
- 峨:同样从“山”,右侧“我”表声,强调山的高大挺拔。
两字组合强化了山势的陡峭与壮美。
五、常见误读与纠正
- 错误读音:常被误读为“cuō é”或“chā wǒ”。
- 正确读音:需注意声调,“嵯”为第二声(cuó),“峨”为第二声(é)。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古籍出处,可参考《楚辞》、陆游《老学庵笔记》等文献,或查看、5、7的完整内容。
网络扩展解释二
嵯峨是一个古老的汉字,它通常用来形容山高峻、险峻的景色。现在让我来为你介绍一下关于嵯峨的相关信息。
【意思】
嵯峨一词描述了山峰高耸且陡峭的景象。它通常用来形容山势陡峭、山峰高耸的样子。
【拆分部首和笔画】
嵯峨的拆分部首是山(山字旁)和石(石字旁)。嵯峨总共有14个笔画。
【来源】
嵯峨一词最早出现在《尔雅》这本古代辞书中,它形容了山峰高耸之势。由于其形象生动,后来也用作索引山峰的名称。
【繁体字】
嵯峨的繁体字形为「嵩峨」。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嵯峨的写法和现代稍有不同。通常将山部写成「山口」,而石部写成「石」。
【例句】
1. 登上山顶,眺望远处的嵯峨山,心中不禁生出一股敬畏之情。
2. 他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攀登那座险峻的嵯峨山。
【组词】
嵯峨可以与其他字组成一些词语,例如:嵯峨山、嵯峨峡、嵯峨壮丽等。
【近义词】
与嵯峨意思相近的词语有:险峻、高峻、峻峭等。
【反义词】
与嵯峨相反的词语可以是平坦、平缓、平庸等。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你。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我会很乐意回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