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疮疣的意思、疮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疮疣的解释

(1).机体表面的赘生物。 唐 李翱 《解江灵》:“疮疣生心,洗刮不落。”

(2).比喻痛苦或祸害。 唐 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赠三学士》诗:“逾岭到任所,低颜奉君侯。酸寒何足道,随事生疮疣。”《法苑珠林》卷十八引《观佛三昧经》:“魔王心怒,即欲直前。魔子諫曰:‘父王无辜,自招疮疣,菩萨行浄,难动如地,云何可坏。’” 宋 苏舜钦 《哭师鲁》诗:“二边方横猾,四海皆疮疣。” 宋 梅尧臣 《送柳秘臣大名知录》诗:“浑浑发西极,奋奋入九州。自古患决溢,于今为疮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疮疣是由“疮”与“疣”组成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和释义两方面解析。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疮”指皮肤或黏膜溃烂的疾病,如痈疽、溃疡等,源于《说文解字》中“疡也”的定义;而“疣”则指皮肤表面突起的赘生物,俗称瘊子,最早见于《庄子·骈拇》“附赘县疣”的比喻性描述[来源: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

在引申层面,“疮疣”常被用于文学作品中喻指社会弊端或精神痛苦。例如明代方孝孺《杂问》中“视民之戚戚如疮疣之在身”,将民生疾苦比作身体上的疮疣[来源:中华书局《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现代医学中,该词特指病毒性皮肤病,如HPV感染引起的寻常疣或细菌感染导致的皮肤溃疡,属于皮肤科常见病症[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皮肤病学》]。

网络扩展解释

“疮疣”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双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字面含义(医学层面)
    指人体皮肤或黏膜表面生长的赘生物,通常与疣、疮等皮肤疾病相关。例如唐代李翱在《解江灵》中描述“疮疣生心”,即用此意。

  2. 比喻含义(文学层面)
    指代痛苦、祸害或社会弊病。如宋代苏舜钦《哭师鲁》中“四海皆疮疣”,将国家动荡喻为“疮疣”。


二、古籍例证


三、现代应用

现代汉语中,“疮疣”多用于书面或文学表达,较少用于口语。其比喻义更常见,如描述社会问题(如“经济疮疣”)或心理负担。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古籍原文或医学解释,可参考辞书类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爱悯邦表宾閤层甍长安棋局舂槀储后打平伙斗朋咢酉发聋振聩凡等法馔浮索公琴弓子鼓噪而进邯郸道寒丝丝禾旦坏沮黄人户计火害虎牙叫劲谨秘谨身节用鸠杖积直拉洋片李铁拐辘辘远听吕公縧旄骑明亮隔密言暖壶貔武钱号惓惓三家藷折钗股神伎十六角贳死市头婆树塞竖子送汤绥和桃花流水听闻退潜罔效委靡不振吴下享宴小题大做歇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