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饬力的意思、饬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饬力的解释

犹努力,致力。《周礼·考工记序》:“或飭力以长地财。” 贾公彦 疏:“飭,勤也。” 唐 刘禹锡 《机汲记》:“予方异其説,且命之飭力焉。” 章炳麟 《四惑论》:“以为父既昏髦,不能飭力长财,为世补益,而空耗费衣食之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饬力(chì lì)是古汉语复合词,由“饬”与“力”二字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为整顿力量、尽力从事,强调通过规整、调整使力量得到有效发挥。具体解析如下:


一、字义溯源

  1. 饬(chì)

    《说文解字》释为“致坚也”,本义为整治、使严谨有序。引申为告诫、谨慎(如“饬令”),或指行为端正(如“整饬”)。

  2. 力(lì)

    指体力、能力、效能,泛指一切可作用于目标的力量资源。

  3. 合义

    “饬力”即通过调整、规范,使力量集中高效地作用于特定事务,隐含有序投入、专注致力的能动性。


二、典籍用例与释义

  1. 《盐铁论·非鞅》

    “饬力耕织,修守战之备。”

    释义:整顿劳力从事农耕纺织,修造防御工事。此处“饬力”指系统组织人力投入生产与战备。

  2. 《汉书·武帝纪》

    “饬力躬桑,以供粢盛。”

    释义:全力投入蚕桑劳作,以保障祭祀供品。强调亲力亲为、专注农事。


三、现代延伸义

在当代语境中,“饬力”可引申为:


四、权威参考来源

  1. 《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中华书局,2013年。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2版,2014年,页301(“力”)、页183(“饬”)。
  3. 《盐铁论校注》(王利器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卷七。
  4. 《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卷六《武帝纪》。

网络扩展解释

“饬力”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chì lì,其核心含义为努力、致力。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词源与文献用例

  1. 古代典籍:
    • 《周礼·考工记序》:“或飭力以长地财。”
      (意为:通过勤勉努力来增长土地资源。)
    • 唐代刘禹锡《机汲记》:“予方异其説,且命之飭力焉。”
      (描述对某观点的重视并付诸行动)。
  2. 近代文献:
    章炳麟《四惑论》批评不事生产的行为时,用“不能飭力长财”强调努力的重要性。

三、用法与语境


四、现代应用

虽为古语,但在学术讨论或文学创作中仍可能被引用,体现对传统词汇的继承。例如:“青年当饬力于学,不负韶华。”


提示:若需更多文献例证或近义词对比,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古籍解析。

别人正在浏览...

哀荣暗蒙蒙半点变衅摽抶秉旄搏景不饱和烃陈力吹纶赐缓丛筱从谀黨禍淡易刁蛮订久要短篱多助恶笄冯唐老狠戾花辰月夕将宿加委假象洁纯金蕊偈言攫醳句偈渴闷空白点恐虑夸大狂宽条赖账练手耧犁露地牛马帮品级山匹素佥妻情味秦汉子日夜三削善相实打实受霜凋夏緑綀布鼠技説舌私己同文馆退概翔集狭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