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綀布的意思、綀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綀布的解释

粗麻织物。 宋 陆游 《出近村晚归》诗:“松枝代如意,綀布製单衣。” 宋 洪迈 《夷坚甲志·蒋宁祖》:“既受命,即丐致仕,自是不御朝衣,常著綀布道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綀布是汉语中对一种传统纺织品的专称,特指用葛麻类植物纤维织成的粗布,具有以下核心含义:

  1. 材质与工艺

    綀布以葛(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或苎麻的纤维为原料,经沤泡、剥取、绩纱、织造等工序制成。其质地粗疏坚韧,透气性强,是古代夏季常用衣料,故又称“夏布”。明代《天工开物·乃服》记载:“夏服曰葛,冬服曰裘”,其中“葛”即指葛布(綀布)。

  2. 词源与古籍依据

    “綀”字本义即指粗葛布。《说文解字·糸部》释:“綀,粗葛也”,点明其材质特性。宋代韵书《集韵·鱼韵》进一步标注其读音与释义:“綀,山於切,布属”。

  3. 历史应用与文化价值

    綀布在周代已被列为重要织物,《周礼·地官》载有“掌葛”官职,专司葛布生产。唐宋时期成为民间常服,文人诗中亦多见描述,如苏轼《浣溪沙》中“綀衣巾”之句,印证其作为朴素衣着的文化意象。其工艺至今仍见于江西、湖南等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

权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綀布”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读音为shū bù,指粗麻织物,常见于宋代文献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綀布由粗糙的麻纤维制成,属于古代平民或隐士常用的衣料,具有朴素、耐用的特点。例如:

2.历史背景

綀布因材质粗糙,多用于日常劳作或非正式场合,与丝绸、细麻等高档面料形成对比。宋代文人常以綀布衣物象征清贫或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3.现代认知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主要出现在古籍或相关研究中。部分方言或地区可能保留类似词汇,但需注意区分(如“搌布”指抹布,与綀布无关)。

4.相关词汇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宋代诗词或《夷坚志》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阿尔泰山脉徧报不秀气惨惕长太息翠滑耽溺妲语邓石如东山卧饵柏二泉贩交买名轓轩風帚夫襓狗窃规章制度顾靳赫耳墨斯后轨怀清糊裱挥袖家规搅拌骄行祭地济南市饥穰九华玉撧耳挠腮空门友愧谢岭海磷酸梅花弄魅鬽密索沐猴而冠齧臂盟盘驳披读乞恩青山家情韵秋吹曲昭忍命枘凿三寸气生学家石璺时育体心头段物文斗无因先公乡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