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尺二寸牍的意思、尺二寸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尺二寸牍的解释

一尺二寸长的简牍。《汉书·匈奴传上》:“ 中行説 令单于以尺二寸牘,及印封皆令广长大,倨驁其辞曰‘天地所生日月所置 匈奴 大单于敬问 汉皇帝 无恙’,所以遗物言语亦云云。”亦省称“ 尺二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檄移》:“ 张仪 檄 楚 ,书以尺二。”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尺二寸牍”是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一尺二寸长的简牍(古代书写用的木片或竹片)。其长度比普通简牍稍长,汉代普通简牍多为“一尺”(约23厘米),而“尺二寸牍”约合27.6厘米。

二、文献出处与用途

  1. 历史背景
    据《汉书·匈奴传》记载,汉代匈奴单于曾用“尺二寸牍”书写外交文书,并刻意加大印章尺寸,以彰显权威。

  2. 文学应用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檄移》提到,战国时期张仪曾用“尺二”简牍撰写檄文(即“尺二寸牍”的简称),体现其正式性与威慑力。

三、相关延伸

“尺二寸牍”是汉代用于重要文书的长简牍,兼具实用功能与政治象征意义,常见于外交、军事等正式场合。

网络扩展解释二

尺二寸牍

尺二寸牍(chǐ èr cùn dú)是一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下面对这个成语的含义、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反义词等进行详细解释。

含义

尺二寸牍的意思是指纸页或书写的篇幅非常短小。它常用来形容文字简短、表达内容简洁的情况。

拆分部首和笔画

尺(chǐ):部首尺(chǐ),单笔画数9;
二(èr):部首二(èr),单笔画数2;
寸(cùn):部首寸(cùn),单笔画数3;
牍(dú):部首牛(niú),单笔画数7,原义为牛的尾巴形状。

来源

尺二寸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宋代蔡东藩所著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其中有一句话是描述曹操:“平生志决计,尺二寸牍。临难忍、逼上梁山。”从此,尺二寸牍成为了一个固定词语,用于形容文笔短小。

繁体

尺二寸牍的繁体字为「尺二寸牘」。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尺二寸牍的「牍」字可能会写作「□」或「|卜|」。

例句

1. 他的文章尺二寸牍,言简意赅,非常有力。
2. 小说以尺二寸牍展现出复杂的人物内心世界。

组词

尺寸、文字、二牛、纸牍

近义词

文字简练、短小精悍、扼要

反义词

冗长啰嗦、言过其实、拖泥带水

别人正在浏览...

艾纳熬夜拜发白乌杯葛閟祠并驾不利市不省得豺心错盭电调愕惊薾然反德封山育林覆盖箇处苟且之心挂锄怪笑贯蔽含虚好行小慧黄骍货利虎踪猫迹疆度交窗九门提督巨函犒师考质客流铿锵有力乐悬连光林钟角礼轻情意重旅怀买告蒙气磨形炼性南部内热拟貌瓯楼砲凤烹龙掊敛千里无烟请功情话嘁嘁嚓嚓日津扫括圣友寺食重谭天说地望台晚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