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玉山的意思、浮玉山的详细解释
浮玉山的解释
亦省称“ 浮玉 ”。1.传说仙人居住的地方。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太湖诗·初入太湖》:“又云构 浮玉 ,宛与 崑 閬 匹。”原注:“ 太湖 乃仙家 浮玉 之北常。”
(2).指今 江苏省 镇江市 的 金山 、 焦山 。 宋 苏轼 《甘露寺弹筝》诗:“白浪翻空动 浮玉 ,唤取吾家双凤槽。” 宋 周必大 《二老堂杂志·记镇江府金山》:“ 焦山 大江环遶,每风涛四起,势欲飞动,故 南朝 谓之 浮玉山 。” 清 王士禛 《海门歌》:“中流一岛号 浮玉 ,登高眺远何茫茫。”
词语分解
- 浮的解释 浮 ú 漂在水面上,与“沉”相对:浮桥。浮力。浮标。浮萍。浮泛。浮沉。漂浮。浮光掠影。 表面的:浮皮儿。浮土。浮雕。 空虚,不切实:浮夸。浮华。 不沉静,不沉着:轻浮。浮躁。 暂时的:浮记。浮支。 可
- 玉山的解释 中国台湾岛山脉。北起三貂角,南接屏东平原,长约公里。主峰玉山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公里,海拔米,不仅为台湾最高山峰,也为中国东部最高峰。山地多森林,目前仍有原始林分布,材用、药用和化工用植物资源丰富详细
网络扩展解释
浮玉山的含义可从地理、传说及文学意象三个层面综合解析:
1. 地理指向
- 浙江天目山:古称浮玉山,位于浙江省临安市,主峰仙人顶海拔1506米,因东西峰顶有池得名“天目”,以“大树华盖”闻名。
- 江苏镇江金山、焦山:宋代文献及诗词中常将镇江的金山、焦山合称浮玉山,尤其焦山因江水环抱,风浪中如浮玉而得名。
2. 神话与《山海经》记载
- 《山海经》描述浮玉山位于句余山东五百里,北望具区(太湖),东望诸毗,山中有异兽“彘”(虎身牛尾,食人),苕水发源于此,注入太湖。
- 传说中为仙人居所,唐代陆龟蒙称太湖周边为“仙家浮玉之北常”。
3. 名称由来考据
- 或源于山石如玉光泽的视觉特征,或与古代产玉相关。如浙江广德小梅岭(良渚文化玉矿)产梅岭玉,可能与“浮玉”之名有关。
4. 文学意象
- 苏轼、陆游等诗人常以“浮玉”指代镇江金山、焦山,如“系船浮玉山,清晨得奇观”(陆游)、“撞钟浮玉山”(苏轼)。
该词兼具现实地理与神话色彩,需结合语境判断具体指向。浙江天目山为历史古称,江苏金山、焦山属文学雅称,而《山海经》中的浮玉山则属神话地理概念。
网络扩展解释二
浮玉山,这个词指代一座山峰或山脉,同时也可以引申为一种美丽、雄伟的景色。下面给出该词的拆分部首、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以及一些相关例句、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拆分部首和笔画:
- 拆分部首:⻗(雨)
- 笔画数:14画
来源和繁体:
- 《庄子·外物》:“袨熠其若浮玉山也。”
- 繁体字:浮玉山
古时候汉字写法:
- 在古代汉字中,浮玉山的写法略有不同。其中,“浮”字的旧体为"浮",字形形似水中浮起的样子;“玉”字的旧体为“王”,字形中央为一块玉。而“山”字的旧体形状较为简洁,类似于山峰的轮廓。
例句:
- 这座浮玉山犹如一颗宝石镶嵌在大地之中。
- 他眺望着遥远的浮玉山,心中充满了向往和欢喜。
组词:
- 浮云、浮动、浮梁、玉石、山水、山峰
近义词:
- 青山、美丽、雄伟、壮丽、秀丽
反义词:
- 平地、丑陋、凶险、陡峭、荒凉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案问白驹臂鞴冰笔材馆録畅意趁路赤海点金乏术跺躂梵侣伐杀废官风窗瀵泉浮彩俯聆膏肓乖分桂阙国检寒惨惨贺版黉门监生会签价称截指荆玉久屈觉罗学林篁乱人耳目蛮夏马人香眽眽目礼难如登天拟水弄播譨譨暖阳阳辟陋晴晕逡循曲政睿岳上气不接下气湿透説陈説天司计四韵诗苏州码子塌翅天构团量推己及物翁姑五常香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