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怙冒的意思、怙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怙冒的解释

(1).谓勤勉治国之大功。《书·康诰》:“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惟时怙冒,闻于上帝。” 王引之 曰:“怙,大也……冒,懋也。‘惟时怙冒’,言其功大懋勉也。” 明 归有光 《士立朝以正直忠厚为本论》:“秉德迪知, 周 之所以怙冒闻于上帝也。”参阅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下》。

(2).犹丕冒。谓广被。 清 林则徐 《英夷兵船情形片》:“若其逕达 天津 ,求通贸易,谅必以为该国久受大皇帝怙冒之恩,不致遽遭屏斥。”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怙冒”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古籍和权威资料综合分析。该词主要有两种解释,但需注意不同来源的侧重差异:

一、基本含义

  1. 勤勉治国之大功
    源自《尚书·康诰》:“惟时怙冒,闻于上帝。”其中“怙”意为“大”,“冒”通“懋”(勉励),整体指君主勤勉治国、功绩显著,被上天知晓。
    例句:明代归有光曾用此义,强调周朝因德行广布而受天认可。

  2. 广被恩泽
    清代林则徐在奏折中写道:“久受大皇帝怙冒之恩”,此处引申为君主的恩德广泛覆盖百姓。

二、其他解释辨析

部分现代词典(如)提到“怙冒”意为“依赖他人,不能自立”,但此释义未见于权威古籍引证,可能是现代引申或误读。需注意语境差异:在古文场景中,应以“勤勉治国”或“广被恩泽”为主。

三、使用场景

四、综合建议

阅读古文时,建议优先参考《尚书》及清代学者(如王引之)的考据,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经义述闻·尚书下》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怙冒(hū mào)这个词意思是宠爱、溺爱。它的拆分部首是忄和毛,它的笔画数为12。《说文解字》称怙冒为“欲貌”,意思是心存好意地看待,像怙恃对待子女一样。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汉语中,形容母亲对子女的宠爱和溺爱,关系亲密得不可分离。 怙冒在繁体中的写法为「戲寵」。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怙冒是“氵覇”或者“毛未下”(形状像两根指向前方的手臂),只有后来才演变成现在的形状。 例句: 1. 他从小被父母怙冒,长大后变得任性娇纵。 2. 她对儿子非常怙冒,凡事都听从他的意见。 与怙冒相关的一些组词有: 1. 怙恃(hū shì):意为父母,指父亲和母亲。 2. 溺爱(nì ài):意为过度宠爱,对某人过于纵容。 怙冒的近义词是溺爱,二者意思相近。反义词是冷落,指对某人漠不关心或疏于照顾。 总之,怙冒是形容父母对子女的宠爱和溺爱。怙冒可以写作「戲寵」,古时候的汉字写法是“氵覇”或“毛未下”。与怙冒相关的一些词语有怙恃和溺爱。与怙冒意义相近的词语是溺爱,反义词是冷落。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