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重敬仰。《新唐书·柳宗元传》:“ 宗元 少精敏絶伦,为文章卓伟精緻,一时辈行推仰。”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四:“﹝ 高廷玉 ﹞为左司郎中,誉甚重,一时人士推仰焉。” 清 薛福成 《书宰相有学无识》:“即如某相为近今士大夫所推仰,以其门生之徧天下也。” 孙犁 《秀露集·欧阳修的散文》:“自然、朴实,加上艺术上的不断探索,精益求精,使得他的文章,如此见重于当时,推仰于后世。”
“推仰”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tuī yǎng,其核心含义为“推重敬仰”,表达对人或事物的高度推崇与仰慕。以下是详细解析:
“推仰”由“推”(推举、推崇)和“仰”(仰慕、敬仰)组合而成,形容对某人的才华、成就或品德极为尊重和崇拜。例如,清代薛福成曾用该词描述士大夫对某位宰相的推崇,现代学者孙犁也以此评价欧阳修散文在后世的地位。
“推仰”常见于文学、历史类文本,适用于以下语境:
提示:如需查看具体古籍例句或扩展阅读,可参考《新唐书》《归潜志》等文献来源。
推仰是一个中文词汇,表示对某个人或事物的崇拜和敬仰之情。
《推仰》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扌(手部),刀(刀剑),元(田字旁),并且共有9画。
《推仰》一词来源于古代汉语,“推”字表示推崇,崇拜;“仰”字表示向上看,尊敬。结合在一起,意味着推崇崇拜、对某事或某人的高度敬仰。
《推仰》的繁体字为「推揚」。
在古代,「推仰」这个词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仍然保持了“推”和“仰”的意思。例如,西汉时期的写法为「推讚」,明代的写法为「推嫺」。
1. 我对他的才华十分推仰。 2. 这座寺庙是人们推仰的对象。
推崇、崇拜、仰慕、崇敬
尊敬、崇拜、敬仰、钦佩
轻视、鄙视、蔑视、厌恶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