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質的意思、誠質的詳細解釋
誠質的解釋
誠實、質樸。《漢書·郊祀志》:“奉天之道,貴以誠質大得民心也。”《隋書·禮儀志一》:“良由天神高遠,義須誠質,今從汎祭五帝,理不容文。” 唐 柳宗元 《答元饒州論政理書》:“今若非市井之征,則捨其産而唯丁田之問,推以誠質,示以恩惠,嚴責吏以法,如所陳一社一村之制,遞以信相考,安有不得其實?”
詞語分解
- 誠的解釋 誠 (誠) é 真心:誠懇。誠樸。誠實。誠摯。忠誠。心悅誠服。 實在,的确:誠然。誠有此事。 筆畫數:; 部首:讠; 筆順編號:
- 質的解釋 質 (質) ì 本體,本性:物質。流質(流動的不是固體的東西)。實質。質言(實言)。沙質。本質。質點。品質。性質。素質。資質。 樸素,單純:質樸。質直。 問明,辨别,責問:質疑。質問。質詢。對質。 抵
網絡擴展解釋
“誠質”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
誠實、質樸
指人内在品性的淳樸與真實,強調言行一緻、不虛僞。例如《漢書·郊祀志》提到“奉天之道,貴以誠質大得民心也”,即通過真誠質樸的德行赢得民心。
《隋書·禮儀志》中“義須誠質”也體現了祭祀時需心懷純粹質樸的态度。
-
真誠質樸的感情
引申為自然流露的誠摯情感,如唐代柳宗元在《答元饒州論政理書》中主張以“誠質”為治理基礎,強調用真誠聯結民衆。
二、用法與語境
- 古代文獻:多用于描述品德、治國理念或祭祀禮儀,帶有莊重色彩。
- 現代應用:詞義未發生顯著變化,但使用頻率較低,常見于文學或學術讨論中。
“誠質”融合了“誠信”與“質樸”的雙重特質,既可用于形容個人修養,也可指代情感或行為的純粹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誠質(zhēng zhì)這個詞意為真實、真誠、誠實。它的拆分部首是言字旁和蜀字腿,總共有13個筆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演變和語言發展的過程中。在繁體字中,誠質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會與現代稍有差異。以下是一些例句:"他的言辭誠質可信","他以誠質待人"。相關的詞彙可以是真實、老實,而反義詞則是虛僞、不誠實。希望這些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果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