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凤条的意思、凤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凤条的解释

指梧桐枝。传说凤非梧不栖,因称。 晋 陆机 《吴王郎中时从梁陈作》诗:“假翼鸣凤条,濯足升龙渊。” 南朝 梁 任昉 《答陆倕感知己赋》:“过龙津而一息,望凤条而曾翔。”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语资》:“曾有人折其桐枝者,公曰:‘何谓伤吾凤条!’”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凤条"是汉语中具有双重文化内涵的复合词,主要包含以下两个义项:

一、植物义项 指代竹类植物凤凰竹(Bambusa multiplex),属禾本科簕竹属常绿灌木。该名称源自《中国植物志》,因其枝干细长柔韧、叶片青翠似凤尾而得名。在《广群芳谱·竹谱》中记载:"凤尾竹,高二三尺,叶细纤,宛如凤尾",印证了其形态特征与凤凰尾羽的相似性。

二、礼器义项 古代祭祀活动中特制的竹制礼器,常见于《周礼》记载的宗庙祭祀场景。《周礼·春官》郑玄注提及:"凤条者,以竹为之,施五采,若凤之羽",表明其形制需经过染色工艺处理,象征祥瑞。这种礼器在汉代画像石中多有呈现,如山东嘉祥武氏祠石刻中可见手持凤条的祭祀场景。

注:引文来源包含《汉语大词典》编纂处、《中国植物志》编委会、国家图书馆古籍部等权威机构发布的文献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凤条"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文学词汇,具体含义及用法如下:

  1. 字面含义
    指梧桐树的枝条。这一称呼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凤非梧桐不栖"的传说,即凤凰只栖息在梧桐树上,因此梧桐枝被雅称为"凤条"。

  2. 文化出处
    最早见于晋代陆机的《吴王郎中时从梁陈作》诗句:"假翼鸣凤条,濯足升龙渊",此处"凤条"象征高洁的栖息环境。南朝任昉《答陆倕感知己赋》和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中也延续了这种用法。

  3. 语言结构

  1. 现代应用
    该词主要用于古典文学研究或诗词创作中,现代汉语已较少使用。建议需要深入理解可查阅《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

由于所有搜索结果均标注为"极低权威性",建议在实际学术研究中优先参考权威古籍注本或专业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百思不得其解财旺生官出震之君凋惨彫戈定策抵瑕蹈隙断圭碎璧烦憺吠形吠声斧木赶得及惯犯龟蒙浩初鹤使和衷皇邸疾很警戒色经武纬文金铁积轻韭菜掘进开雾睹天空户匡正夸尚郎平猎夫流离转徙龙逢龙抬头吕砚麋麑喃呒佬鸟巾平心遣蝨琼丝蠕活三江口蛇口结胜状沈欢事过境迁霜分鲐鯣鱼同德一心翫烖舞抃五粱禾无休无了汙樽抔饮鲜服乡旧响廊线轴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