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诚悬的意思、诚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诚悬的解释

亦作“ 诚县 ”。喻指处事公正明察。语本《礼记·经解》:“故衡诚县,不可欺以轻重。” 郑玄 注:“衡,称也;悬谓锤也。” 孔颖达 疏:“衡谓称,衡县谓称锤;诚,审也。若称衡详审县锤,则轻重必正。” 唐 刘梦得 《荐处士王龟》:“况遇相公持衡,敢有所启;诚悬之下,轻重难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诚悬”的汉语词典释义

“诚悬” 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的表字(别号),其含义源于儒家经典《尚书·大禹谟》中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其中“允执厥中”意为“诚实地保持中正之道”,而“诚悬”即取“诚”字(真诚、专一)与“悬”字(悬挂、维系)组合,引申为“以真诚之心持守中正,如悬物般恒定不移”,强调心性修养与道德坚守。

一、词义解析

  1. 语源与典故

    “诚悬”典出《尚书》,原句“允执厥中”被儒家视为治国修身的核心准则。柳公权以“诚悬”为字,既呼应儒家思想,亦暗喻其书法追求中正刚劲、笔力沉着的风格。

  2. 文化内涵

    • “诚”:真诚、专一,体现心性纯粹;
    • “悬”:如悬绳般稳定,象征持守中道、不偏不倚。

      二字结合,传递出“以诚心维系正道” 的哲学理念,常用于赞誉品德高洁或艺术造诣深厚者。

二、历史人物关联

柳公权(778–865年)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并称“颜筋柳骨”。其字“诚悬”不仅反映个人修养,亦与其书法风格相契——结构严谨、笔力挺拔,如《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作品,皆体现“中正峻劲”的美学特征。后世亦以“柳诚悬”代称其人或书风。

三、权威文献参考

  1. 《尚书·大禹谟》(儒家十三经之一):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为“诚悬”的思想源头。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尚书正义》。

  2. 《旧唐书·柳公权传》:

    记载柳公权“字诚悬”,并评其书法“结体劲媚,自成一家”。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旧唐书》。

  3. 《宣和书谱》(宋代官修书法文献):

    称柳公权“博贯经术,正书及行,皆妙品之最”,印证其艺术与儒学的融合。

    来源:上海书画出版社《宣和书谱》校注本。


注:本文释义综合古典文献与历史人物考据,核心来源为儒家经典及正史记载,未引用网络搜索结果。

网络扩展解释

“诚悬”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延伸。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词源与基本含义

  1. 本义溯源
    该词最早出自《礼记·经解》:“故衡诚县,不可欺以轻重。”

    • “衡”指秤杆,“县”(通“悬”)指秤锤,合指权衡轻重的工具。
    • “诚”意为审慎、严谨,强调公正衡量事物的态度。
  2. 引申义
    由此引申为“处事公正明察”,比喻像秤锤一样不偏不倚、明辨是非的能力。


二、历史典故与用法

  1. 柳公权“诚悬笔谏”
    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字“诚悬”,曾以“心正则笔正”劝谏唐穆宗修身治国,史称“诚悬笔谏”。此典故将“诚悬”与正直品格、艺术表达结合,赋予其道德内涵。

  2. 文学引用
    如刘禹锡《荐处士王龟》中“诚悬之下,轻重难欺”,借指在公正的评判标准下无法欺瞒。


三、其他可能的解释

部分非权威来源(如)提到“真诚而恳切”的释义,但此说法未见于经典文献,可能是现代语境下的引申或误用,需谨慎采纳。


“诚悬”的核心意义为公正审慎、明察秋毫,既体现古代哲学中的权衡智慧,也承载历史人物的道德典范。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礼记》原文及《新唐书·柳公权传》。

别人正在浏览...

阿练安缉板箱把似冰莹仓英赤褐除陛大半大论德本财末斗胆对弈方颡風態腹诅官顿海屋黄屋呼和浩特火事检雠京削吉宅辽东豕料估寥狼列仙灵敏度力啬盲翁扪钥梦蝶莫知所为木柺内情炮舰配没黔皁窃簪之臣轻骑穷君全牲鹊巢鸠据戎逻鞣革颯剌剌沙塠折充升元帖世表守奈述作司花女随侍铁案温粹文鸳芜昧黠鼠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