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丞簿的意思、丞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丞簿的解释

州郡的丞和主簿等佐官。 明 徐渭 《赠吴宣府序》:“丞簿畏得祸,不敢动气。”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筮仕·待接役》:“前官广文丞簿,附有书札。”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丞簿”是汉语中的一个历史官职合称,具体释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丞簿”是“县丞”与“主簿”两类官职的合称,二者均为中国古代县级行政机构中的佐官:

  1. 丞:即“县丞”,为县令(或知县)的副职,秩级通常为八品或九品,协助县令处理政务、刑狱、粮马等事务。
  2. 簿:即“主簿”,掌管文书簿籍、印鉴及日常事务,负责记录、起草公文,相当于县级行政的秘书长,秩级略低于县丞。

二、职能与地位

三、典籍依据

  1. 《辞源》(商务印书馆):

    “丞,副职之称……簿,主簿,掌文书。”

  2. 《历代职官表》(清代黄本骥编):

    “县丞、主簿,皆为知县佐贰,分理县务。”

  3. 《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主簿位次于丞,掌监印、检核文书簿籍。”

四、文化引申

“丞簿”一词亦见于古典文献,如宋代笔记《容斋随笔》提及“丞簿尉”并称,泛指县级基层官吏群体,反映古代行政体系的层级结构。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丞簿”是古代官职名称,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丞簿指州郡中辅佐主要官员的佐官,包括“丞”和“主簿”两类职位,主要负责协助处理文书、行政等事务。

二、结构解析

  1. 丞(chéng):
    古代辅佐主要官员的官吏,如“府丞”“县丞”,职责包括协助决策、执行政务等。
  2. 簿(bù):
    本指记录事务的册籍,后衍生为主簿的简称,负责文书管理、档案登记等具体事务。

三、历史用例

四、职能范围


如需进一步查阅古籍原文或相关研究,可参考、6、8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扳道谤毁班朔表示逼晩比翼连枝不以一眚掩大德尝麦谄诉驰诚刺触寸阴迭罗汉遏失泛广藩翰烦亵诽诮俯身高能物理学割线磙子汉民汗腺喉咽焕映昏霿家常话俭克郊野蹶然峻崿菌圥屦校芦莩鲈豸满面羞愧闷忿迷真木介乃情凝凝排毁翩绵跂立钦赖泣数行下肵俎诎要桡膕深恩胜概识大体双蛇耍飘述附愬冤孰视宿场谈禅喜见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