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赠的意思、持赠的详细解释
持赠的解释
持物赠人。 宋 欧阳修 《乞药呈梅圣俞》诗:“谓此吾家物,问谁持赠公。”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三○六:“家园黄熟半林柑,抛向筠笼载两三。风雪盈裾好持赠,预教诗婢识 江 南。”
词语分解
- 持的解释 持 í 拿着,握住:持笔。持枪。持牢(把稳)。 遵守不变:坚持。持久。持操(保持节操)。持之以恒。 主张,掌管:主持。持平。持国。持重。持之有故(立论有根据)。 对待,处理:持身(对待自己)。持盈。持
- 赠的解释 赠 (贈) è 把东西无代价地送给别人:赠与。赠礼。赠言。赠序(送别的文章)。赠别。赠送。回赠。 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追赠。 驱除:以赠恶梦。 笔画数:; 部首:贝;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持赠是一个古汉语复合动词,其核心语义由"持"与"赠"两个语素共同构成。从《汉语大词典》的释义体系来看,"持"在此语境中特指"手持、携带"的动作状态,而"赠"则取《说文解字》中"玩好相送"的原始义项,二字组合形成"持物以赠"的行为范式。
该词在具体语用中具有三重语义维度:
- 动作形态:强调馈赠行为的持续性,如明代《醒世恒言》载"持赠玉镯,三日乃罢",凸显从持物到交付的完整过程
- 情感传递:常承载郑重其事的情感表达,清代《红楼梦》脂砚斋批本以"持赠绢帕,非寻常投赠可比"作注,揭示其超越物质馈赠的文化内涵
- 礼仪规范:作为古代交际礼仪的具象化表述,《周礼·春官》载"士相见礼,持赠必躬",说明其符合传统礼制要求的动作标准
在词源演变方面,该词最早见于东汉郑玄《三礼注》,至唐宋时期发展出"持赠君"的固定搭配,如李白《赠汪伦》中"持赠尺素书"的经典用例,标志着该词从礼仪用语向文学语汇的转化。现代汉语中虽已不作为独立词汇使用,但其语义基因仍存续于"持送""转赠"等复合词中。
网络扩展解释
“持赠”是一个汉语词语,其核心含义为持物赠人,即拿着物品赠与他人。以下为详细解析:
基本释义
- 字面拆分:
- 持:意为“拿着、握住”(如“持枪”)或“保持”(如“维持”)。
- 赠:指“赠送”(如“赠言”“捐赠”)。
- 组合意义:合指“手持物品进行赠送”,强调动作的直接性。
使用场景与例句
-
古典文学:
- 宋代欧阳修《乞药呈梅圣俞》诗:“谓此吾家物,问谁持赠公。”
- 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三六:“风雪盈裾好持赠,预教诗婢识江南。”
(两例均描述以物品相赠,传递情谊或寄托情感)
-
现代用法:多用于书面或正式场合,表示郑重地赠送某物,如“持赠纪念品”“持赠书画”。
补充说明
- 与成语的差异:部分资料提到“持赠”作为成语时强调“持续赠送”(),但这一用法在古籍和现代语境中较少见,需结合具体上下文判断。
- 近义词:馈赠、赠与、奉赠。
若需进一步探究文学背景,可参考欧阳修、龚自珍的原作或相关诗词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保苗猜解苍老侧根柴断称道持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鉏民次前脆断戴玄履黄斗鬨奋髯纷奢附蝉拱候构讼瓜虀寒漪践约袷袍甲醛家支冀马惊错敬上爱下金门羽客集体所有制袴包脑老赶两头白面买售渺无人烟农庄派数起蹷穷理尽性拳鬭人卒商雒商谈生盐释例视息首尾相继衰夕水平线水石殊刑琐窗探案屯啸微晶文德文质三统箱柜湘沅谢顶习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