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理由充分的话开导对方,使之心服。 毛6*泽6*东 《在中国共6*产6*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对于错误的意见,不是压服,而是说服,以理服人。”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他想说服她,可是一看她那倔强的、不易说服的眼睛,他不做声了。”
心悦诚服。《礼记·学记》:“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説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陆德明 释文:“説音悦。”《汉书·疏广传》:“於是族人説服,皆以寿终。”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説服汉语 快速查询。
“说服”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动词,读音为“shuō fú”,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他人心服,接受某种观点或采取某种行动。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解释,该词由“说”(陈述观点)和“服”(信服)两个语素构成,属于动宾式合成词,强调通过言语交流达成共识的过程。
在语言学范畴,《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将其定义为“用理由充分的话使对方心服”,如“说服群众遵守防疫规定”即通过有效沟通使群众理解政策合理性。该词常见于书面语与口语场景,可带宾语,如“说服客户”“说服评委”,具有中性词性特征,无褒贬色彩。
近义词“劝服”侧重规劝过程,“说服”更强调结果达成。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2003)记载,其反义词为“压制”“强迫”。在句法结构中可作谓语,例如:“专家用实验数据说服了质疑者”(主谓宾结构),也可构成“说服力”“说服工作”等派生词组。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2.《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3.《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
“説服”一词在不同语言和语境中有以下解释:
1. 日语中的「説服」(せっとく/settoku)
2. 中文里的「说服」(shuō fú)
注意:
若需进一步了解该词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法律谈判、心理策略等),建议提供更多背景信息以便针对性说明。
闇彰胞络冰雪节吃重臭美道无拾遗迭巘恶少缝缝连连讽席覆地翻天罛罟鼓节过患合矩横祸飞灾谾壑黄冠野服胡曹秽草介妇矜才饥瘦急痒巨相卡富埃国家公园怐愗利名客伶界梨蕊历史唯物主义醁醽论述啰説白道履倾秘书监漠不相关魔风南山叟烹然鼙舞浅水凄冷卿卿我我亲倚守拙衰废水刷石淑穆耥耙谈叙缇骑颓垣断堑荼首玩物无背无侧武车无藉之徒无气歇响屧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