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迟日的意思、迟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迟日的解释

《诗·豳风·七月》:“春日迟迟。”后以“迟日”指春日。 唐 皇甫冉 《送钱唐骆少府赴制举》:“迟日未能销野雪,晴花偏自犯江寒。” 清 纳兰性德 《满江红·茅屋新成》词:“一身还被浮名束,误东风迟日杏花天,红牙曲。”

待后几天;过几天。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作符诵咒,迟日全愈。”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梁生》:“媪輒醉饱,嘱女:‘善侍夫子,无念老身,迟日当来餪也。’出门径去。” 鲁迅 《书信集·致孙伏园》:“容迟日奉上,意者尚不急急也。” 冰心 《我们太太的客厅》:“这几本书可否借我一读?迟日我再送来。”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迟日”一词的含义主要源于古代诗文,具体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指春日或白天渐长
    源自《诗经·豳风·七月》的“春日迟迟”,描述春天太阳运行缓慢、白昼渐长的自然现象。如杜甫名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中,“迟日”即指春日和煦、光照时间延长的景象。

  2. 引申为时间长久或延迟
    少数文献(如《商君书·君臣》)中,“迟日”可表示时间上的延迟或长久,但此用法在诗词中较少见。

二、文学应用

三、其他用法

在清代文献中,“迟日”偶作“过几日”解,如纳兰性德词中“误东风迟日杏花天”,但此义项使用频率较低。


“迟日”的核心含义为春日或白昼渐长,多见于古典诗词;次要含义涉及时间延迟,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网络扩展解释二

《迟日》的意思

《迟日》是指太阳在傍晚时分逐渐落下的景象。在汉语中,这个词可以形容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就到了黄昏。

拆分部首和笔画

《迟日》的拆分部首是“辶”和“日”,其中“辶”表示走的意思,而“日”表示太阳的意思。它的总笔画数是9个。

来源和繁体

《迟日》一词的来源非常古老,最早出现在《楚辞·九思·迟思》中。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一样,只是书写形态和简体字有所不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写作《遲日》,还保留有旧时代的字形。其中的“遲”字表示时间慢,太阳落山较晚的意思,与当前的“迟”字相同。

例句

1. 黄昏降临,迟日将尽,一天的辛勤劳作将要结束。

2. 在忙碌的日子里,我们常常惋惜时间太过迅速,迟日让人感到不舍。

组词

迟日:时间过得很快

迟暮:晚年,老年

迟钝:思维反应迟缓

迟疑:犹豫不决

近义词

黄昏、傍晚、日落

反义词

清晨、早晨、日出

别人正在浏览...

白石粲襃慰把似比甲踣踬不治擦牀赤心相待楚瓦词掖地塄第三者短墙二郗丰福伏吟夬夬怪相国机鸿轩慌手慌脚家步笳鼓积困技巧运动酒逢知己千杯少蹶蹙嵁巗考区恐赫孔眼连天匝地燎原之火丽汉履屦茅檐妙手空空麋沸怒艴泼家私青标却死阙员曲囏人心睿好杀食设饰诗云子曰顺水顺风馊点子天棘天南海北拖人下水歪物件吻噤五角大楼下马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