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丑时的意思、丑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丑时的解释

[the period from 1 to 3 a.m.] 旧式计时法指夜里一点钟到三点钟的时间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丑时是中国传统十二时辰计时法中第二个时辰的称谓,属于干支纪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的释义,丑时对应现代时间的凌晨1时至3时,以地支"丑"代指夜半之后、黎明之前的时段。

该时辰划分源于古代天文观测与农业社会的作息规律。据《中国古代天文历法》(中华书局,2015年)记载,周代确立的十二时辰制度中,丑时正值"鸡鸣"时分,古人依据雄鸡报晓的自然现象确定时段节点,这一计时方式后被纳入《汉书·律历志》的官方历法体系。

在传统文化中,丑时具有特殊的医学与哲学内涵。《黄帝内经·灵枢》指出"人气在肝"的时辰对应丑时,中医理论认为这是肝脏代谢排毒的关键阶段。而《周易》研究领域,丑对应八卦中的艮卦,象征止息与蓄势,与时辰属性形成哲学呼应。

现代国家标准《GB/T 33661-2017 农历的编算和颁行》仍保留丑时作为农历时辰的规范表述,其时间区间沿用古代"平旦起始"的划分原则,即从子正(午夜0时)后一小时起算。

网络扩展解释

丑时是中国古代十二时辰之一,具体解释如下:

  1. 时间范围
    丑时对应现代时间的凌晨1点至3点,是十二时辰中的第二个时辰。部分资料提到其精确时段为1:00至2:59,但普遍以1-3点为准。

  2. 别称与含义
    丑时又称“鸡鸣”或“荒鸡”,源自《诗经》中“汝日鸡鸣”的记载,描述古人鸡鸣即起劳作的习惯。此时天色未明,处于深夜与黎明交替阶段。

  3. 文化背景

    • 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太阳运行、天色变化及生产活动总结的时间划分方式,体现了古代天文历法的智慧。
    • 丑时与生肖牛关联,因牛习惯在此时段进食后准备耕作,故称“丑牛”。
  4. 特殊用法
    在文学或口语中,丑时偶被引申为“困境或不安的时段”,如“丑时难眠”比喻深夜的忧虑,但此用法较为少见。

如需了解丑时出生者的命理分析,可参考中的详细运势解析。

别人正在浏览...

摆掉百结花榜署鄙靡驳回不拔之志不能推出才杰儳焉朝奏车店澄波答腊躲闪垡头废队飞檝蜚摇凤琴黼帷干城之将高砧环回砉然会觌胡遮剌见风竭智尽力惊天糠粞刻不待时扣扉铃铛心梨雪龙骑贸位名父捻熄鸟壳农家子弄影飘暴扑罚氍毹任从桑榆暮少弟傻小子生荣没哀神要失魂胆通石头蝨蜿蜿虵虵无平不颇物外司马详辨现行萧郎陌路稀里花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