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丑時的意思、丑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丑時的解釋

[the period from 1 to 3 a.m.] 舊式計時法指夜裡一點鐘到三點鐘的時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丑時是中國傳統十二時辰計時法中第二個時辰的稱謂,屬于幹支紀時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的釋義,丑時對應現代時間的淩晨1時至3時,以地支"丑"代指夜半之後、黎明之前的時段。

該時辰劃分源于古代天文觀測與農業社會的作息規律。據《中國古代天文曆法》(中華書局,2015年)記載,周代确立的十二時辰制度中,丑時正值"雞鳴"時分,古人依據雄雞報曉的自然現象确定時段節點,這一計時方式後被納入《漢書·律曆志》的官方曆法體系。

在傳統文化中,丑時具有特殊的醫學與哲學内涵。《黃帝内經·靈樞》指出"人氣在肝"的時辰對應丑時,中醫理論認為這是肝髒代謝排毒的關鍵階段。而《周易》研究領域,丑對應八卦中的艮卦,象征止息與蓄勢,與時辰屬性形成哲學呼應。

現代國家标準《GB/T 33661-2017 農曆的編算和頒行》仍保留丑時作為農曆時辰的規範表述,其時間區間沿用古代"平旦起始"的劃分原則,即從子正(午夜0時)後一小時起算。

網絡擴展解釋

丑時是中國古代十二時辰之一,具體解釋如下:

  1. 時間範圍
    丑時對應現代時間的淩晨1點至3點,是十二時辰中的第二個時辰。部分資料提到其精确時段為1:00至2:59,但普遍以1-3點為準。

  2. 别稱與含義
    丑時又稱“雞鳴”或“荒雞”,源自《詩經》中“汝日雞鳴”的記載,描述古人雞鳴即起勞作的習慣。此時天色未明,處于深夜與黎明交替階段。

  3. 文化背景

    • 十二時辰是古人根據太陽運行、天色變化及生産活動總結的時間劃分方式,體現了古代天文曆法的智慧。
    • 丑時與生肖牛關聯,因牛習慣在此時段進食後準備耕作,故稱“丑牛”。
  4. 特殊用法
    在文學或口語中,丑時偶被引申為“困境或不安的時段”,如“丑時難眠”比喻深夜的憂慮,但此用法較為少見。

如需了解丑時出生者的命理分析,可參考中的詳細運勢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

保彊飙塵布袍創謀春柔單軌德信端梢忿颣糞牆鼓笛孤林翰墨宏辭鴻都買第薨謝鴻業黃帝環傑鹘石叫條子今個君主專制懇辭臘田略計離疾令約魯夫論賢淪逸賣官鬻獄沒分豁美滿明銳木料餪房排毀平心靜氣剖釋普陀三謡森羅殿霜笛説戒伺晨私窠堂搆弢弓跳傘塔透亮兒瓦片魏觀吻角文宴渦流霞敞崄隘脅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