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忧愁郁结。 唐 皮日休 《三羞诗》之一:“而於方寸内,未有是愁结。” 宋 阮逸女 《花心动》词:“断魂远,闲寻翠径,顿成愁结。”
(2).指由忧愁郁结成的疙瘩。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顿不开眉尖上的眉锁,解不开心头愁结。”
(3).谓愁苦而使眉头皱起。 柔石 《二月》十八:“妇人愁结着眉,十分无力地发怒。”
“愁结”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解析:
基本释义
指忧愁郁结的心理状态,形容内心因忧虑、烦恼而无法释怀。例如唐代皮日休《三羞诗》中“未有是愁结”,宋代阮逸女《花心动》中“顿成愁结”,均描绘了情感上的压抑凝结。
具象化延伸
可比喻为郁结成的“疙瘩”,将抽象愁绪具象化为实体,如金代《西厢记诸宫调》中“解不开心头愁结”,突出愁绪的顽固性。
外在表现
亦指因愁苦而皱眉的神态,如柔石《二月》中的描写,通过面部表情反映内心愁闷。
用法与语境
该词多用于文学创作,常见于诗词、散文中,如白居易诗句“莫遣沉愁结成病”,既体现情感深度,又带有古典意象。现代语境中,可用于形容难以化解的复杂心绪,例如“读书能纾解愁结”。
愁结,通常作为一个动词短语使用,指的是内心感到愁苦困扰而产生的情感。这种情感常常让人心情沉重,难以摆脱。
愁结的拆分部首是心(xīn)和纟(mì),心部表示意思或情感的心灵一面,纟部表示愁苦困扰的纠结状态。愁结共有七笔。
愁结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人间世》一章中。在这篇文字中,愁结被用来形容人们内心纠结的状态,是人们面临困境、挫折或压力时的心理体验。
愁结的繁体字为「愁結」。
在古代汉字中,愁结的写法并没有太大差异。
1. 他最近事业一片愁结,感觉无处可逃。
2. 在生活的重压下,她的心中不禁愁结成了一团。
3. 学业压力让他的内心愁结不安。
愁苦、困扰、痛心、纠结等。
烦恼、忧虑、郁闷、焦虑等。
畅快、欢愉、舒畅、宽慰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