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弓上的铜制机栝。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扳番龙筋弩,安上一点油,摇番铜牙利。”
“铜牙利”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和背景如下:
铜牙利指古代弓弩上的铜制机栝(即发射机关),是控制弓弦的重要部件。其名称由材质(铜)、形状或功能(牙,指机械部件)及特性(利,可能指锋利或高效)组合而成。
该词最早见于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卷二:“扳番龙筋弩,安上一点油,摇番铜牙利。”,描述了操作弩时调整铜制机栝的动作。
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兵器构造,现代汉语中已不常见,多见于文献或历史类文本。
《铜牙利》是一个汉字词语,其意思是指不仁不义、凶恶残忍的人。
《铜牙利》这个词的部首是金,笔画数为10。
《铜牙利》一词最早出现在《尔雅·释名》中,意为具有铜牙的凶恶动物。
《铜牙利》这个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銅牙利」。
在古代汉字中,《铜牙利》一词的写法可能会稍有不同,但基本意义保持一致。
他凶恶残忍的行为让人感到他是一个《铜牙利》。
铜牙利人、铜牙利行为、铜牙利之徒。
凶暴、残忍、恶毒。
仁义、慈善、温和。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