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防缉的意思、防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防缉的解释

防范和搜捕。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广州之役清方档案》:“ 广东 为沿海重要地方,屡有乱党勾结滋事,实属不成事体,倘不严加防缉,诚恐酿成大变,不可收拾。”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防缉”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以从构成它的两个汉字“防”和“缉”的本义及引申义来理解。

  1. “防”的含义:

    • 本义: 堤坝,用于挡水的建筑物。如《说文解字》:“防,堤也。”
    • 引申义: 由堤坝的阻挡、防护作用引申为:
      • 防备、戒备: 防止不好的事情发生。如“防火”、“防盗”、“预防”。
      • 守卫、防守: 抵御外来的侵害。如“边防”、“国防”。
      • 约束、禁止: 防止行为的发生。如“防微杜渐”。
  2. “缉”的含义:

    • 本义: 把麻搓捻成线。如《说文解字》:“缉,绩也。” (绩,指把麻搓捻成线)。
    • 引申义: 由搓捻麻线使其紧密连接的动作引申为:
      • 搜捕、捉拿: 像搓捻麻线一样将罪犯或嫌疑人捕获归案。这是“缉”在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意思。如“缉拿”、“通缉”、“缉私”。
      • 收集、编辑: 将分散的材料汇集整理。如“缉录”、“缉缀”。(此义项在现代汉语中较少单独使用,多见于“编辑”等词)。
  3. “防缉”的合成含义: 将“防”和“缉”的含义结合起来,“防缉”一词的核心意思是指:

    • 防备和搜捕。
    • 为防范(犯罪、走私、偷渡等不法行为)而进行的巡查、警戒和搜捕行动。

    具体解释:

    • “防” 侧重于事前的预防、警戒和守卫,旨在阻止不法行为的发生或将其控制在萌芽状态。
    • “缉” 侧重于事后的追查、搜捕和捉拿,旨在将已经发生或正在进行的不法行为制止,并将涉案人员绳之以法。
    • 因此,“防缉”是一个复合动词,描述了为维护治安、打击犯罪或管控特定活动(如走私、偷渡)而采取的系统性措施,既包括预防性的巡查、布控、设卡检查(防),也包括发现线索或发生案件后的追踪、抓捕(缉)。它常用于描述执法部门(如公安、海关、边防)的日常工作或专项行动。
  4. 使用语境举例:

    • 边防部队加强边境地区的防缉工作,打击偷渡和走私活动。
    • 海关加大了对重点海域的巡查力度,严密防缉毒品走私。
    • 警方部署警力,在交通要道防缉在逃犯罪嫌疑人。

“防缉”意指防备和搜捕,特指执法机关为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尤其是走私、偷渡等)而进行的巡查、警戒、设卡、追踪、抓捕等一系列综合性执法行动。它体现了预防与打击相结合的工作策略。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防缉”是一个由“防”和“缉”组成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及用法如下:

基本含义

“防”指防备、预防,“缉”指搜捕、追捕,合起来表示“防范和搜捕”的行为,常用于描述对潜在威胁或违法活动的双重应对措施,既包括预防又包含主动追查。

详细解释

  1. 词语结构
    该词为并列结构,强调预防与行动的结合。例如在历史文献中,清政府曾用“严加防缉”表达对革命党活动的警惕,既要求提前防范动乱,又要求加强搜捕镇压。

  2. 使用场景
    多用于官方或正式语境,如法律、治安等领域。例如《辛亥革命·广州之役清方档案》中提到:“广东……倘不严加防缉,诚恐酿成大变”,体现当局对局势的管控意图。

  3. 近义辨析
    与单纯“防备”或“缉拿”不同,“防缉”更强调两者的结合,既需未雨绸缪,也需事后追责。类似表达有“防微杜渐”(仅预防)、“追捕缉拿”(仅行动)等。

扩展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

晻翳邦社辨色别强碧涧怅恨撦冶赤藤抽检禄马颠蹶曡子底襟定时钟第三产业断服复数干鼎工脚遘际古仪害酒壶瓶虎头枕寄存浄境计廷骏骓苛酷苦处懒设设礼交旅服盲翁扪籥马嘶磨砻底厉囊锥露颖泼天大祸乾着急穷鬼乞人屈戌儿认屐耎脆桑基鱼塘筛春圣寿乐沈审世道人情十三篇斯洛伐克斯世淘神跳梁頽流外来货卫所沃头响拓贤名斜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