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溲便之器。《周礼·天官·玉府》:“掌王之燕衣服、衽、席、牀、笫,凡褻器。”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褻器,清器,虎子之属。”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二·权臣籍没怪事》:“闻籍 分宜 时,有褻器,乃白金美人,以其阴承溺。”
(2).古代洗沐用具。《周礼·天官·内竖》:“及葬,执褻器以从遣车。” 郑玄 注:“褻器,振饰頮沐之器。” 孙诒让 正义:“案:此褻器盖《既夕礼》明器、用器、燕器之属。 贾 疏云:‘……《既夕礼》用器之中有槃匜,是送葬之时有褻器也。’”
“亵器”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指古代用于承接排泄物的器具,类似于现代的便盆或夜壶。例如:
也指梳洗、沐浴时使用的器皿,如盥洗用的“槃匜”(盘和匜,用于盛水和倒水)。这类器具在丧葬礼仪中也会作为陪葬品出现,例如《周礼》提到王后下葬时,需携带亵器随葬。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形制或考古实例,可参考《周礼》原文及郑玄、孙诒让等学者的注解。
亵器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不正当地暴露或露出下体的行为或物品。
亵器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亠部,右边是其它部。它的总笔画数为14。
亵器这个词最早见于《庄子·人间世》:“修身者简衣,养性者禁酒;轻慢者亵笑,贪取者侵暴。”这里使用了亵器一词来指代不端之举。
亵器的繁体字为褻器。
古代写作亵器的时候,常常采用形声字的方法。“亵”在古时候是用“㚃”来写的,它的意思是非礼、不正当。后来加上了“器”这个意思为物品的字,表示不正当的物品。
他的言行举止非常亵器,完全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正常人。
亵渎、亵慢、亵客。
猥亵、下流、淫秽。
端庄、庄重、正派。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