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泮鸮的意思、泮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泮鸮的解释

典出《诗·鲁颂·泮水》。谓泮林中的猫头鹰,食泮林之桑葚,可变其丑音。比喻可以感化者。 清 魏源 《<海国图志>叙》:“ 大秦 海西,诸戎所巢,维利维威,实怀泮鴞。”参见“ 泮林革音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泮鸮"并非现代汉语常用词汇,它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典籍的特定组合,主要用于指代《诗经》中出现的意象。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字义分解

  1. 泮 (pàn):
    • 本义指古代诸侯举行射礼或学宫(学校)的建筑物,特指泮宫(周代诸侯所设的大学)。泮宫前有半月形的水池,称为“泮水”。
    • 引申为“学宫”、“学校”的代称。
    • 来源依据:《汉语大词典》对“泮”的释义明确指出其指古代学宫。 来源:《汉语大词典》 - 汉典
  2. 鸮 (xiāo):
    • 本义指猫头鹰一类的鸟,古时多被视为不祥之鸟或恶声之鸟。
    • 来源依据:《汉语大词典》及《说文解字》均将“鸮”解释为鸟名,即猫头鹰。 [来源:《汉语大词典》 - 汉典;《说文解字》]

二、词义溯源与特定含义 “泮鸮”一词直接来源于《诗经·鲁颂·泮水》中的诗句:

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

三、总结 “泮鸮”是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典故的词汇:

主要参考文献来源:

  1. 《诗经·鲁颂·泮水》原文及历代注疏:该词最原始、最权威的出处和解释依据。 来源:《诗经》 -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2. 《汉语大词典》:提供“泮”和“鸮”的权威字义解释。 来源:《汉语大词典》 - 汉典
  3. 《说文解字》(许慎):提供“鸮”的古文字形及本义解释。 来源:《说文解字》 -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网络扩展解释

“泮鸮”是一个源自《诗经》的典故词汇,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词义解析

  1. 出处
    源自《诗经·鲁颂·泮水》,原指栖息在泮林(古代学宫旁的树林)中的猫头鹰。

  2. 本义与象征
    传说中,泮林的猫头鹰因食用桑葚,其原本被认为“丑恶”的叫声变得悦耳。这一转变被引申为“通过教化改变本性”的象征,比喻可以被感化的人或事物。

  3. 文学引用
    清代学者魏源在《海国图志叙》中曾用“泮鸮”一词,借指通过威德感化异域民族(如“大秦海西”),体现文化教化的力量。


使用注意

如需更深入的语义分析,可提供具体文本段落以便结合上下文解读。

别人正在浏览...

拔贡拜覆边垠踩看草堂体称叹牀箦词级大将大约摸垫溺短折独立宣言独完阿世取容風邁赴险如夷高才远识膏理沟防傀卓号慕闳侈不经黄齑缓醒秽菜活东揭底京沚机泉吉州窑獧捷氒株跨街楼夸逐扩被老行尊丽观没骨图迷断秘严寞寂南戏破沮千了百当欺君七松家却后趋厮柔毫褥素菜随便韬精特乃子天力同称图馆伟绩丰功温汾文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