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方寸亂的意思、方寸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方寸亂的解釋

心緒煩亂;無主張。 晉 袁宏 《後漢紀·獻帝紀五》:“今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於事,請從此辭。” 宋 王谠 《唐語林·德行》:“陟彼岵兮,孰不瞻父?方寸亂矣,何以事君?”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陸珪》:“兒方寸亂矣,敢請諸君早計之。” 清 黃遵憲 《聶将軍歌》:“将軍麾軍方寸亂,将軍部曲已雲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方寸亂”是一個漢語成語,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心緒煩亂、失去主張的狀态,形容人在情緒波動或遭遇變故時内心無法平靜。例如《三國志》中徐庶因母親被俘時感歎“方寸亂矣”,即表達内心慌亂。


二、出處與典故


三、結構與用法


四、同義詞與反義詞


五、例句參考

  1. 《夜譚隨錄》:“兒方寸亂矣,敢請諸君早計之。”(清代小說中的用法)
  2. 現代例句:“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她雖表面鎮定,實則方寸已亂。”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三國志》原文或古典詩詞集。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方寸亂(fāng cùn luàn)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心思紛亂、腦中雜亂無章,亦可用來形容事物的無序混雜或整理不齊。 這個詞的部首是方(ㄈㄤ)和寸(ㄘㄨㄣ),方寸的本義分别是正方形和長度單位“寸”,引申為心思、思緒。它的拆分部首是用來幫助理解和記憶漢字,方(ㄈㄤ)是指事物的形狀、位置或性質,而寸(ㄘㄨㄣ)是指事物的大小或程度。 方寸亂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它形容屈原心思紛亂亂,思緒雜亂無章。繁體字的寫法為「方寸亂」,與簡體字相似。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方寸的寫法有時與現代漢字稍有不同。古人常以象形形式表示方寸,例如方表示正方形的形狀,寸表示一段長度。但隨着漢字的演變與标準化,現代漢字的寫法已經統一。 以下是方寸亂的一些例句: 1. 我的心思一片方寸亂,無法集中注意力。 2. 他生活非常雜亂,房間裡方寸亂堆滿了雜物。 3. 這個項目的進展一直很混亂,方寸亂的管理是一個緻命問題。 與方寸亂意思接近的詞語有:心煩意亂、雜亂無章、頭緒不清等。而相反意義的詞語則有:整齊有序、井井有條、井然有序等。 希望以上内容能夠滿足你的要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