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凡百的意思、凡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凡百的解释

(1) [the whole;all] 〈方〉∶总括;概括

老张把老王当做知己,凡百事情都向他说

(2) [in any case;at anyrate;anyhow]∶好歹,无论如何

你凡百的快着搭救,再别似那一日倚儿不当的,叫他打个不数。——《醒世姻缘传》

详细解释

(1).一切;一应。《诗·小雅·雨无正》:“凡百君子,各敬尔身。” 郑玄 笺:“凡百君子,谓众在位者。”《晋书·山涛传》:“天下事广,加 吴 土初平,凡百草创,当共尽意化之。”《镜花缘》第九五回:“好在他自从做了这件好事,凡百事务,莫不如心,连那从不生草的不毛之地也都丰收起来,家运大转。”

(2).诸君;众人。 汉 应瑒 《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凡百敬尔位,以副飢渴怀。” 晋 陶潜 《命子》诗:“厉夜生子,遽而求火;凡百有心,奚特於我。既见其生,实欲其可。”《隋书·音乐志上》:“ 梁武帝 本自诸生,博通前载,未及下车,意先风雅,爰詔凡百,各陈所闻。” 唐 颜真卿 《天下放生池碑铭》:“ 真卿 勒铭,敢告凡百。”

(3).无论如何。《醒世姻缘传》第九七回:“你凡百的快着搭救,再别似那一日倚儿不当的,叫他打个不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凡百”是古汉语中具有双重含义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分析:

一、表示“所有、一切” 该词最早见于先秦典籍,作范围副词使用,例如《诗经·小雅·巷伯》载“凡百君子,敬而听之”,此处指代全体有德行的士大夫群体。东汉郑玄注《毛诗》时明确标注:“凡百,众也。”这种用法在《左传》《礼记》等文献中均有延续,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凡百器物,必以时修”。

二、特指“君主” 汉代起衍生出专指帝王的特殊用法,《汉书·晁错传》记载汉文帝诏书“朕之不德,吏之不平,凡百在位,其悉朕过”,颜师古注曰:“凡百,谓诸侯也。”此处实际暗含对统治阶层的统称。唐代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进一步说明:“凡百,谓人君也。”该用法常见于奏章文体。

按《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20)考订,该词属于“以虚指实”的修辞手法,通过数字虚化实现语义扩展。现代汉语中已鲜少使用,仅存于仿古文体或成语“凡百君子”中。古籍训诂材料显示,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特别强调该词的语境敏感性,指出其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网络扩展解释

“凡百”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1.总括一切(基本含义)

2.无论如何(语气副词)

3.指代众人(古义)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醒世姻缘传》《晋书》等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安贫乐道百无一能卑困徧报柴米翠龙彫僞丢手发明创造房赁泛交蕃殖飞山兵分削副妾骨都鼓盏黑出律浑一碱地简寂荐主骄卤金琅珰疾痛酒晕妆举驳峻巘老大晌老官儿料钞离附凌冬灵胜乱尨美酒佳肴免输偏累枇沐破冢敲锣打鼓起驾倾靡日窟日轮濇滞扇影韶理衰髯书稿桃李之教天台屠絶妥灵煨芋文惠倭寇骛扬霞明玉映小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