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桃李之教的意思、桃李之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桃李之教的解释

指老师的教诲。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延师》:“今日吉辰,来拜了先生。学生自愧蒲柳之姿,敢烦桃李之教。”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桃李之教"是汉语中具有深厚文化意涵的成语,特指教师对学生悉心培育的行为。该词最早见于古代典籍对师道传承的记载,《韩诗外传》卷七以"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比喻教师培养人才的过程。其核心含义可从三方面解析:

一、词源考据 "桃李"作为意象载体,源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典故,经引申成为人才代称。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明确标注该成语属"偏正式结构",作宾语时专指师长的教诲(第七版,第1273页)。

二、语义分层

  1. 本体义:指具体的教学行为,如《全唐诗》载白居易"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即取此意
  2. 象征义:蕴含"春风化雨"的教育理念,强调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将其纳入《中华成语大辞典》教育类目(2019修订版)。

三、当代应用 在语用层面,该成语多用于学术领域或正式文书,如《人民日报》在教师节专题报道中多次引用,形容优秀教师群体(2023年9月10日第5版)。其近义词"门墙桃李"、"诲人不倦"等共同构成汉语尊师重教的语义网络。

网络扩展解释

“桃李之教”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táo lǐ zhī jiào,其核心含义是指老师的教诲。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成语字面意为“桃树和李树的教导”,但实际引申为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其中“桃李”常用来比喻学生(如“桃李满天下”),而“教”则强调师者的教导作用。

2.出处与典故

源自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牡丹亭·延师》,原文写道:“学生自愧蒲柳之姿,敢烦桃李之教。”。此处“蒲柳之姿”是自谦资质平庸,反衬出对老师高尚教育的敬重。

3.结构与用法

4.相关扩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成语的原始语境,可参考《牡丹亭》相关章节。

别人正在浏览...

白雪皑皑杯炙蹦蹦儿车疕疡才属猖蹷巉秀巢倾卵破诚至赐官大宪台典钟丢丁东渡放榜敷教抚今痛昔感麟翁关毂孤窆固要寒霭凰鸾壶子讲案浇淳街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君公课椅连茬立车凌迸龙邛茅栋冥合纳谏如流辟国气祲箐砦七声秋兰人都升朝神谟庙筭慎脩十三家时衣手把子霜威梳文栉字廋伏探路填溢团圝頽年惋怅万全之策仙羽小六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