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蒙振落的意思、发蒙振落的详细解释
发蒙振落的解释
揭开蒙盖物,摇掉将落的枯叶。喻轻而易举。《史记·汲郑列传》:“﹝ 汲黯 ﹞好直諫,守节死义,难惑以非。至如説丞相 弘 ,如发蒙振落耳。”《资治通鉴·汉武帝元狩元年》引此文, 元 胡三省 注曰:“发蒙,谓物所蒙覆,发而去之;振落,谓木叶将落,振而坠之;皆言其易。” 明 张煌言 《北征录》:“我以艨艟竟趋 鄱阳 ,号召义勇,何不可者。若 江西 略定,迴旗再取四郡,发蒙振落耳。” 清 昭槤 《啸亭续录·超勇亲王》:“ 礼王 何罪,公乃罗织至此,使宗藩斥革如发蒙振落,吾儕外臣,何足道也。”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若一切许其登録,鋭意奬进,则去此如发蒙振落。”
词语分解
- 发蒙的解释 启发蒙昧,后也指教儿童、少年开始识字读书详细解释.启发蒙昧。《易·蒙》:“初六,发蒙,利用刑人。” 孔颖达 疏:“以能发去其蒙也。” 汉 枚乘 《七发》:“发蒙解惑,不足以言也。” 唐 刘长卿
- 振落的解释 谓叶将枯而震之使落。《史记·汲郑列传》:“ 淮南王 谋反,惮 黯 ,曰:‘好直諫,守节死义,难惑以非。至如説丞相 弘 ,如发蒙振落耳。’” 晋 张华 《励志》诗:“凉风振落,熠燿宵流。” 明 陈子
网络扩展解释
以下是关于成语“发蒙振落”的详细解释:
释义
“发蒙振落”指揭开蒙在物体上的遮盖物,摇落即将掉下的枯叶,比喻事情轻而易举即可完成。核心含义强调操作的简单性,常形容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毫不费力。
出处与典故
源自《史记·汲郑列传》:西汉名臣汲黯为人耿直,敢于直谏。汉武帝曾评价他劝谏丞相公孙弘的难度“如发蒙振落耳”,意指说服对方如同揭去覆盖物、摇落枯叶般简单,突显汲黯的辩才和直率。
结构与用法
- 拼音:fā méng zhèn luò(注音:ㄈㄚ ㄇㄥˊ ㄓㄣˋ ㄌㄨㄛˋ)。
- 结构:联合式成语,含中性色彩,多作谓语或宾语。
- 近义词:轻而易举、易如反掌、发蒙振槁。
典故背景
汲黯在汉武帝时期任主爵都尉,以直言著称。面对权臣公孙弘,他常直言不讳,汉武帝认为其谏言对公孙弘而言“如发蒙振落”,既体现汲黯的胆识,也暗含对公孙弘易于说服的评判。
例句与应用
- 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学生如发蒙振落般豁然开朗。
- 解决这类技术问题对他而言,简直是发蒙振落。
该成语通过具体动作比喻抽象难易程度,既可用于日常表达任务的简易性,也可在文学中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其历史背景与人物故事进一步丰富了文化内涵。
网络扩展解释二
发蒙振落(fā méng zhèn luò)是一个中文词语,它的意思是指一个人原本无知无识,经过学习和历练后变得聪明和有才能。下面来逐一解析这个词的各个方面。
拆分部首和笔画:
- 发:部首为发,总笔画数为五。
- 蒙:部首为艹,总笔画数为13。
- 振:部首为扌,总笔画数为9。
- 落:部首为艹,总笔画数为12。
来源和繁体:
《发蒙振落》这个词最早来源于《古文观止》中的一篇文章,用来描述一个人从无知到有智慧的转变过程。在繁体中,这个词的写法保持不变。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每个字的形状和结构可能会有所不同。但通常来说,"发"字的写法会更加简洁,"蒙"字的草书形态可能更加隶属于康熙字典中的写法,"振"字的构造会更加复杂,"落"字则可能更加接近楷书的形态。
例句:
- 他从发蒙振落,一步步成为了一个优秀的科学家。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努力学习,任何人都有可能发蒙振落。
组词:
发达、发展、蒙受、振奋、落下、落实等。
近义词:
启蒙、开发、觉悟、进步。
反义词:
愚昧、闭塞、停滞、落后。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